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认识误区、政策矛盾与目标选择
本文选题:城市化 + 城市体系 ; 参考:《学习与实践》2016年05期
【摘要】:城市化是推动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基于现有文献梳理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的城市整体上表现为数量多、密度小的基本特征,造成了规模经济效率的损失。而市场分割是造成中国城市化扭曲的主要原因。由于对城市化的认识存在误区,政策选择的偏离导致与市场规律存在偏差。需在借鉴国际经验及权衡各种利弊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现实,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公共服务建设、加强城市的空间治理能力、提升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效率以及完善城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加强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的城市群建设是完善中国城市体系的主要方式。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future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is paper finds that, at present, the cities in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large number and low density, which results in the loss of efficiency of scale economy. Market segmentation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stortion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Because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urbanization, the deviation of policy choice leads to deviation from market law.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weighing all kinds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 should base ourselves on the reality of China, deepen the system refor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rvices, and strengthen the spatial governance capacity of citie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patial allocation of production factors and improve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ities. The main way to perfect China's urban system i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with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large, medium and small citi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国,赵荣;西北城市体系分形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2 ;片面引导农民进入小城镇将扭曲中国城市体系发育[J];领导决策信息;2002年40期
3 陈彦光,刘继生;城市体系时空演化的广义维数分析——刻划城市资源分享空间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与应用实例[J];地理科学;2003年05期
4 冷疏影,宋长青;我国城镇化和城市体系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J];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04期
5 刘福垣;;中国城市体系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J];中国报道;2005年10期
6 廖婴露;焦翔;;四川省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演变探析[J];天府新论;2005年S2期
7 顾朝林;陈璐;丁睿;李震;代媚媚;;全球化与重建国家城市体系设想[J];地理科学;2005年06期
8 温长生;广西城市体系的形成与创新[J];热带地理;2005年01期
9 傅玉能;;近50年来台湾地区城市和城市体系的发展[J];经济地理;2006年02期
10 杜国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以中国为例(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家成;;湖北省城市化与城市体系发展机制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2 顾朝林;;2020年国家城市体系展望[A];200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Sako Musterd;;欧洲城市体系的不平等性的表现、影响和反应(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周璇;;多中心均衡发展的城市网络——德国城市体系探析[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5 赖淑瑾;姚颂恩;;福建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林元兴;;建构健全的城市体系以抑制城市蔓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学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1985~2007——一个“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Tae Myung KIM;;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方性城市发展问题和困境:以韩国大田市为例(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9 张宝通;;大手笔构建大西安与大关中城市体系[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阳;;京津冀地区城市体系演化研究——基于关联网络和价值区段的分析方法[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水林;连城完善城市体系建设[N];闽西日报;200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 熊文;全面展示和准确把握广西城市体系的发展[N];南宁日报;2010年
3 广东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张浩然;优化重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记者 沈谦 实习记者 赵雪;我省发布《陕西省智慧城市体系架构和总体要求》[N];陕西日报;2014年
5 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 徐剑锋;优化浙江城市体系[N];浙江日报;2013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杨舸;构建合理城市体系缓解大城市人口压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顾宝昌;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体系[N];光明日报;2006年
8 王开明;构建海西城市体系[N];福建日报;2006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 郁鸿胜;重视城市体系对城市群政策制定的影响[N];国际金融报;2005年
10 何书彬;中国城市发展挑战世界城市体系[N];厦门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蕾;中国东部三大都市圈城市体系及演化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皮亚彬;集聚、扩散与城市体系[D];南开大学;2014年
3 石林;吉林省城市化效率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江绿;全球化—本地化重塑下的中国城市位序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2 罗湖平;湖南省城市体系的结构演变及结构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3 伍业春;武广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体系发展的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王建军;山东省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晖;基于分形理论的陕西省城市体系规模的优化与仿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许娜;江苏省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7 赵阿锋;陕西省城市层级体系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袁源;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城市体系时空演化测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苏伟豪;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张倩宇;都市圈城市体系发展及演化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6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926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