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整合与技术路径
本文选题:新型城镇化 + 生态文明 ; 参考:《求实》2016年06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质量、水平和效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突出地位的确立,已成为我国城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引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纳入到城镇空间实践范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实现城镇空间界面上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整合"的本质要求。为此,亟需通过科学设计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技术路径,从根本上促进城镇空间绿色转型,实现城镇"三生空间"共享共赢。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quality, level and benefit of urbanizatio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the establish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overall layout of "five in one" has become the leading dire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green, recycling and low-carbon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s gradually been brought into the scope of urban space practice.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concept,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have been deeply integrated into all aspects and the whol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t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realize the spatia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on the urban spatial interface.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scientifically design the technological path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to the new urbanization, to promote the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and to realize the sharing and win-win of the "three living spaces" in cities and towns.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三农’协同发展研究”(15BKS038) 国家农业部“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重大课题“‘十三五’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研究”(201404)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四川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研究”(SC13ZD02)
【分类号】: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光华;;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06期
2 毕筱奇;;新型城镇化如何突破[J];人民论坛;2010年30期
3 包礼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助推全民创业——江西省兴国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实践与探索[J];老区建设;2010年21期
4 杨焕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0年07期
5 ;山东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10期
6 陈强;庄国良;江建国;;建设文化生态名城——抚州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J];当代江西;2011年06期
7 楚爱丽;;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2011年08期
8 赵红;;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分析——以泰安市为例[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王明瑞;;关于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河南农业;2011年21期
10 康桂芬;刘娟;;河北省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选择[J];领导之友;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澄;陈锦富;;重构制度支撑,推进新型城镇化——以湖北省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郭宇;;论筠连县新型城镇化建设[A];第六届四川省博士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王婧翱;;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的发展的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李志慧;刘山;;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下的制度重构[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5 丁少群;;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农村就地城市化的难点及对策[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明泽;;新型城镇化路径探析[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志;;解读新型城镇化[A];2013·学术前沿论丛——中国梦:教育变革与人的素质提升(下)[C];2013年
8 ;第四十五期 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现实选择[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9 汤文华;;强化创新驱动 推进新型城镇化[A];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10 陆晶晶;;智慧城市助力上海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唐军 记者 廖琴;共论推进新型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N];广安日报;2008年
2 记者 陈华北;全市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N];上饶日报;2009年
3 记者 王纪洪;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有效示范[N];中国建设报;2010年
4 记者 何红卫 通讯员 沈雯;湖北提出新型城镇化目标[N];农民日报;2010年
5 记者 陈岩;张通与网友在线聊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6 本报评论员;抓扩容 促提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N];团结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推进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快发展[N];克孜勒苏报(汉);2011年
8 记者 唐正鹏 通讯员 张永斌 鲁迎春;州住建局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谋划新年工作[N];团结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河山;新型城镇化:宜居宜业宜游[N];昌吉日报(汉);2011年
10 湖北省宜城县政协委员 杨明生;推进新型城镇化要消弭认识误区[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范双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5 李文平;内蒙古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发展规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赵文忠;基于参与主体视角的丽水莲都区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6 曹尤;拉萨市新型城镇化中的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西藏大学;2015年
7 李顺飞;金融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8 尹兆钊;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9 纪晨芝;新型城镇化建设系统工程及其保障机制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年
10 成莎;云南城镇化就业极化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1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961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