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区位潜力测度与区域双核结构刻画——以山东省济—青双核结构为例
本文选题:区域双核结构 + 区位潜力 ; 参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05期
【摘要】:区域双核结构是由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基于既有的双核结构理论研究,构建刻画这一地理现象的数理模型。研究方法是以空间相互作用引力模型作为区位潜力的测度,构建基于中心联系、门户联系、自身对外联系三部分的综合区位潜力函数,并运用山东省作为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综合区位潜力函数结合最大引力线设定参数,能够有效刻画两种极限情境下的区位潜力分布,得出山东省城镇体系空间作用格局的真实情形介于双核与多核两种极限情境之间的结论,并且在区域双核结构向多核结构演变的过程中,新的中心最易出现在与中心门户连线的中垂线上,因为这一区域受到中心城市和门户城市相对均衡的辐射。
[Abstract]:Regional binuclear structure is a kind of spatial structure phenomenon composed of central city and port city.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binuclear structure,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describe this geographical phenomenon. The research method is to take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gravity model as the measure of location potential, and to construct the comprehensive location potential function based on the three parts of central connection, portal connection and self-external connection, and to use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test the location potentia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location potential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he parameters of the maximum gravity line can effectively depict the location potential distribution in two kinds of limit situation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eal situation of spatial action pattern of urban system in Shandong Province lies between binuclear and multicore situations, and in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 from regional binuclear structure to multicore structure, The new center is most likely to appear on the vertical line connected to the central portal because the region is radiated by the relative equilibrium of the central city and the portal city.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511010-3A)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霞;顾海英;;国外关于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研究现状[J];财贸研究;2007年06期
2 汤韵;梁若冰;;中国省际居民迁移与地方公共支出——基于引力模型的经验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11期
3 彭晓妹;;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10期
4 苏阳;;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历程探讨[J];中国外资;2012年06期
5 孙慧扬;;中美纺织服装外贸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J];国际纺织导报;2012年09期
6 石峰;王国梁;;基于城市引力模型下山西省城市圈的划分[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7 何晓洁;王雪昆;;基于引力模型的大陆与台湾贸易实证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1期
8 马凌远;李晓敏;;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的应用[J];商业时代;2009年05期
9 李涛;罗清亮;王杰;;中印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计量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7期
10 许娟;;中国对外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构建引力模型[J];商场现代化;201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涛;张明;覃东海;;东亚的贸易一体化模式:一个引力模型的验证[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何伟;;我国大豆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引力模型的研究[A];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增刊)[C];2010年
3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4 王海龙;;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地区城市圈辐射力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海霞;基于引力模型的中美农产品贸易边境效应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张英涛;生产外包与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莉娜;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双边贸易流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2 姬锦霞;基于引力模型的我国文化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3 徐苏妃;基于引力模型的桂越贸易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大学;2011年
4 衡丽花;引力模型在ISP吸引力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孟洁;基于引力模型的辽宁省利用FDI实证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2年
6 杨泓渊;民营企业FDI环境因素与引力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军红;基于引力模型的江西省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8 王思婷;我国FDI流入和对外贸易关系的国别差异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刘阳;信息通信技术(ICT)对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1年
10 杨晓丹;北冰洋新航道开通对我国贸易格局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77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1977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