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对《也谈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史》的回应

发布时间:2018-07-28 19:46
【摘要】:正《经济学动态》转来乌家培先生《也谈我国数量经济学发展史》一文。乌老就笔者的拙文《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质疑,现回应如下:1.乌老认为,将1980年的"颐和园讲习班"视作为数量经济学在中国的源起是不合适的。事实上,我在文中的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就叙述了乌家培、张守一先生等在20世纪50年代,以数学方法进行经济活动和经济学现象的研究,并且特别说明"这
[Abstract]:The article on the History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s in China, Mr. Wu Jiapei. Wu Lao raised some questions about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s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s in China. The answer is as follows: 1. The 1980 the Summer Palace workshop was seen as a source of quantitative economics in China, he said. In fact, in the first natural paragraph of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I describe Wu Jiapei, Mr. Zhang Shouyi, and so on in the 1950s, studying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phenomena by mathematical methods, and specifically stating, "this i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224.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 ,李金华 ,李雪松 ,张思奇;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2 殷志云;关于数量经济学研究若干问题的讨论[J];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3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远距离教育委员会召开第二届年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4 ;上海市数量经济学会和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联合召开学术研讨会[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5 彭战;2002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年会纪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6 钟昌标;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企业分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数量经济学会年会会议纪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7 张屹山,金成晓;数量经济学的特定内涵与学科定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8 彭战;;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纪要[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9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组成人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10 ;中国数量经济学会2007年(武汉)年会会议及征文通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编者;;编者说明[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2 乌家培;;中国数量经济学21世纪发展之我见(代序一)[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3 汪同三;张守一;;数量经济学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八个关系(代序)[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4 乌家培;;第一章 与时俱进地发展数量经济学[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3卷)[C];2002年

5 ;序言[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乃静;;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量经济学[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汪同三;张守一;;数量经济学:过去·现在·未来(代序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卷)[C];2000年

8 编者;;前言[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5卷)[C];2004年

9 编者;;前言[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4卷)[C];2003年

10 ;前言[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晓峒 南开大学教授;推动数量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现实问题并争取更多创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子奈 清华大学教授;见证中国数量经济学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乌家培 国家信息中心名誉主任、中国信息协会副会长;数量经济学是我国学者的一项伟大创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宏宇;建设数量经济学理论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张守一;谁说数量经济学没有研究对象?![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萧政 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当今世界前沿的数量经济学学者中许多都是中青年华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李金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数量经济学:纷争与前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张守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引领发展数量经济学 立足特色服务于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张煜柠;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30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李京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新时期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任重而道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本文编号:2151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151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3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