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分工理论的特大城市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18-07-29 17:38
【摘要】:目前我国特大城市发展遇到了人口密度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类"城市病"。本文对我国六座特大城市规划进行了梳理,认为多中心发展模式已成为共识,但规划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城市发展模式的机理,结合我国特大城市发展多中心模式探索中的典型案列剖析,文章提出了新城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完善产业链条、人的作用、政府引导及规划的实施持续性。
[Abstract]: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megacities in China is confronted with high population density and various kinds of urban diseases. This paper combs the planning of six mega-cities in China, and thinks that the multi-center development model has become a consensus, but the effect of the plan implementation is not satisfactory.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urban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analysis of typical cases in the exploration of multi-center mode of mega-city development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perfecting the industrial chain and the role of human being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new city. Continuity of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planning.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系;
【分类号】: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平;石河子城市发展模式的启示[J];兵团党校学报;2004年03期

2 ;上海首批科教兴市项目签约标志城市发展模式正在根本转变[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32期

3 邓红,杨建平;“天北新区”——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J];兵团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4 ;仇保兴:城市发展模式必须紧凑[J];中国房地信息;2006年07期

5 潘允康;;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中的理论问题[J];河北学刊;2006年06期

6 潘隹;福州城市发展模式断想[J];福州党校学报;2002年04期

7 杨绍波;孟星;张蕾;;上海城市发展模式转变途径新思考[J];珠江经济;2005年Z1期

8 汪洪涛;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05年11期

9 黄菊;;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促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J];重庆与世界;2005年Z1期

10 黄建彬;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转换城市发展模式——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迎;李洪远;孟伟庆;;对城市发展模式的思考[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徐成芳;;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问题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3 刘敬欣;苏正刚;;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与途径[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4 张敬淦;;“节约型城市”是北京城市发展模式的唯一选择[A];北京建设节约型城市研讨会专辑[C];2006年

5 徐成芳;;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中国城市发展模式问题探论[A];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城市发展模式及途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30分会场论文集[C];2003年

6 张锋;;江苏的城市转型与制度创新[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金淑婷;李博;;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水资源控制下武威市城市发展模式[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陆汝成;秦毓军;胡宝清;;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建设途径[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孙存周;刘军芳;张国亮;;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与建设途径[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10 林文棋;;城市发展模式的生态探索——以北京地区为例[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余继军、彭嘉陵;积极创新城市发展模式 促进全面协调持续发展[N];人民日报;2005年

2 湖北大学教授 马勇;展望城市发展模式[N];湖北日报;2010年

3 首席记者 唐凤来;研究创新城市发展模式[N];牡丹江日报;2012年

4 本报全国“两会”特派记者 米鹏民;“我今年再提推广节地模式”[N];深圳商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正豪;李铁:现行城市发展模式成服务业瓶颈[N];中国经营报;2012年

6 ;健康城市: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N];北京日报;2012年

7 记者 方烨;王玉锁委员: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创建生态城市[N];经济参考报;2014年

8 郭思吟 记者 谢若闲;开启赣州特色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N];赣南日报;2013年

9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 赵婷婷 张凤荣;田园城市发展模式中的耕地与绿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10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借鉴先进经验调整发展模式[N];中国环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解本政;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原冬阳;《中国城市:朝着高效、包容、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发展》(第二部分第七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万君君;“中部崛起”的多极化网络式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53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153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d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