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征地农民职业流动与职业结构分析——基于晋江市的数据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occupational mobility and occupation structure of 216 land-expropriated peasants in Jinjiang from four aspects: occupation outflow direction, occupational entry obstacle, occupational stability and occupational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Through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occupation level, the upward flow rate and downward mobility rate of land-expropriated farmers are decreasing; the occupational entry barrier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occupational level; the occupation of land-expropriated peasants is unstable. But there is no obvious change in the pyramid structure.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the aspects of human capital, social capit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分类号】:F323.6;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玉珍;王帅;;沿海城市居民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以青岛市为例[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年09期
2 蒋永萍;;妇女的职业流动与职业发展[J];经济与信息;1994年03期
3 何一鸣;;都市悄然流行“鸟式就业”[J];改革与开放;2002年08期
4 黄晓波;;职业流动中社会资本效用时代差异的实证分析——以广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07期
5 ;高学历劳动者和年轻人跳槽最频繁[J];职业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黄晓波;;职业流动的民族差异及其成因探究——以广西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3期
7 叶芬;饶盼;杨国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调查样本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09期
8 林李月;朱宇;;流动人口职业流动的收入效应及其性别差异——基于福建的实证[J];人口与经济;2014年02期
9 吕晓兰;姚先国;;职业流动与行业收入决定分析[J];经济学动态;2012年06期
10 田艳平;杨云彦;;外来人口的职业流动与就业适应——以武汉市为例的实证研究[J];西北人口;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月萍;;职业流动中的性别差异:审视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2期(总第24期)[C];2007年
2 张秀梅;吴军;余飞飞;;外来女工职业流动及其影响因素——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活动征文选[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黄勇娣;职业流动加快 莫忘理性择业[N];解放日报;2006年
2 记者 戴律国 见习记者 施晨曲;上海首次发布职业流动周期分析报告[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3 于艳新;职业流动“两高一低”[N];光明日报;2003年
4 郁忠华;上海人平均4年换一次工作[N];工人日报;2006年
5 马中南;沪职业流动加快不容忽视[N];中国企业报;2007年
6 郝小奇;别怪年轻人选择“稳定”[N];新农村商报;2012年
7 邢成义;以崭新的就业观引领就业[N];驻马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吕晓兰;职业流动视角下的收入决定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帅;青岛沿海小城镇居民职业流动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白利娜;我国劳动力职业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收入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陈m[;职业流动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4 吴晋;“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流动[D];苏州大学;2011年
5 孙梅;80后农民工的主观性人力资本及其在职业流动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544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154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