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风险偏好、外部性和劳工标准移植

发布时间:2018-08-14 20:33
【摘要】:劳工标准的信号作用在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呈现不同的特征,且消费者对于劳工信号的反馈也有不同的特点。本文从理论上论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劳工标准移植的不同特征及原因,同时分析劳工标准的正外部性对供应商净福利及其均衡劳工标准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供应商风险偏好为中性时,最后买卖双方博弈的均衡劳工标准较其为风险规避时要高;当劳工标准体现为规模型和效率型正外部性时,最后供应商的净收益较之前提高较多,且均衡劳工标准也会对应提高。
[Abstract]:The signalling of labor standards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consumer feedback on labor signals also ha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theoretically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es of the transplantation of labor standards between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externalities of labor standards on the net welfare of suppliers and their equilibrium labor standar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supplier's risk preference is neutral, the equilibrium labor standard of the final game between the buyer and the seller is higher than that when the supplier is risk-averse, and when the labor standard is positive externality of scale and efficiency, In the end, the net income of suppliers will increase more than before, and the balanced labor standards will also increase.
【作者单位】: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基金】:2016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立项课题“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杭州企业劳工标准执行度问题研究”(编号:Z16JC10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4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玲;;论劳工标准的国际化及中国的应对策略[J];决策探索;2006年07期

2 李秀香;唐红霞;;从劳资博弈看劳工标准认证制的作用——兼与工会组织的作用比较[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3 张文婷;宋维明;程宝栋;;劳工标准之争的博弈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林业经济;2007年01期

4 安增科;张新国;张霞;;世界经济中的劳工标准:背景与争议[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杨君茹;张新国;;自愿劳工标准的发展及启示[J];商业时代;2007年30期

6 邓建军;;浅析劳工标准与外贸升级[J];华商;2008年22期

7 邓建军;;浅析劳工标准与外贸升级[J];华商;2008年21期

8 张霞;安增科;;国外劳工标准问题研究的四大争议[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王胜利;刘莹;孟华兴;;我国企业劳工标准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08期

10 马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工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3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赵春明;王丹莹;;美欧劳工标准的提出对我国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及对策[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刚;难以取得共识的交叉争议 贸易自由与劳工标准[N];经济日报;2001年

2 记者 袁兴国;外贸企业要过“劳工标准”关[N];经理日报;2003年

3 马宇;贸易、竞争力与劳工标准[N];国际商报;2005年

4 马宇;贸易、竞争力与劳工标准[N];经济观察报;2004年

5 中国工运学院 常凯;浅谈劳工标准立法和劳工权益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0年

6 荣四才;拒绝将劳工标准用于其它意图[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美国否决对中国劳工标准的调查申请[N];中国质量报;2004年

8 何志成 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营业部高级经济师;农民工现象与劳工标准[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9 ;欧盟欲打“劳工条件”牌酝酿施压发展中国家已久[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龚震;劳工标准成贸易壁垒 [N];国际经贸消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荣;贸易与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李贤祥;信息不对称、市场结构和劳工标准移植[D];浙江大学;2015年

3 戴德生;国际贸易体制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剑华;贸易自由化下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盛琦雯;中国区域贸易协定中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广东财经大学;2015年

3 杨玲;劳工标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4 史月阳;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劳工标准争议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仉长霞;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劳工标准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6 黄淑宾;劳工标准问题对中国外经贸的影响和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7 马斐;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8 邱玉珊;劳工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9 李家春;国际劳工标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柯姗姗;非洲国家劳工标准及对在非中国企业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4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184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d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