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人畜合—离式游牧与牧区城镇化新探索——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个案

发布时间:2018-11-01 18:15
【摘要】:牧区的城镇化道路不同于农区,不能只关注牧区城镇化中畜牧业产业布局的经济因素,也要考虑牧区的价值体系、民族传统文化、信仰等特殊性问题。牧区人口稀少、分散,在牧区设立集镇不现实,政令性的牧民非自愿迁入不合理,牧区城镇化需要新的思路,探索新的路径。人畜合—离式游牧群体的出现,对于牧区城镇化道路的探索有新的启发,这部分人群自愿奔波于城镇与草原之间,既获得了城镇的有利条件,也没有脱离草场和原有的草原文化氛围,游走在草原与城镇之间不乏是牧区城镇化的新路子。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中央民族大学横向科研项目“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KX2014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326.3;F29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明;浅议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矛盾[J];农村经济;2001年05期

2 俞东毅;推进城镇化建设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强大支撑[J];农业经济;2001年08期

3 范明;加快城镇建设 激活桐柏县域经济[J];山区开发;2001年02期

4 谢峰;抓住机遇加快贵州小城镇建设[J];中国乡镇企业;2001年04期

5 周孟亮;从“双就地”布局方式看我国城镇化[J];陕西农业科学(农村经济版);2001年12期

6 林文,傅泽田;小城镇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7 赵荣山,王炜,李宏伟,贾树良;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的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隋凤富;论建设中国北方高寒地区现代化园林式城镇[J];农场经济管理;2003年01期

9 楚俊国;以信息化促进城镇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09期

10 刘炜;县域经济与城镇化[J];农业经济;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跃新;;望城县城镇化发展的调查与研究[A];首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2 肖万春;;推进“大县城、县辖市”城镇化壮大县域经济[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3 陈扬;;贵州城镇化带动战略的经济思考[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波;;以黔中经济区城镇发展带动贵州城镇化进程[A];贵州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国勇;刘洋;;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与展望[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杨名通;;加快小城镇建设之我见——以宜章县部分建制镇为例[A];2010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10年

8 何建设;;略谈稳妥推进小城镇建设的方略[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9 王玉成;;论加快发展广西小城镇建设[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10 吴志军;;农村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A];2004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建华;推进城镇化建设新农村[N];农民日报;2005年

2 毛生武;西部城镇化: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N];人民日报;2002年

3 盛英牛;城镇化凸显大市场 电信业宜早抢先机[N];人民邮电;2000年

4 记者 陈树德;小城镇建设存在问题不容乐观[N];人民政协报;2003年

5 市委宣传部课题组 执笔 付加升 杨林防;以小城镇带动新农村建设[N];安阳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吴新君 实习生 范国兴;我州今年重点发展10个小城镇[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杨邵灵 本报通讯员 易建华;民资托起南疆农垦小城镇[N];中国改革报;2006年

8 班慧丽 朱玛;54%——城镇化达到新水平[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9 李国庆;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大方县城镇建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中共锦州市委书记 佟志武;小城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开荣;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2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陶永勇;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4 卢海元;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刘永红;我国城镇化中的制度变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年

6 陈利丹;二十一世纪广西城镇化论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8 韩松岭;森工林区小城镇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9 梅克保;中国小城镇建设的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刘科伟;西北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洪;泰安市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杭雪花;发展哲学视阈中的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模式[D];苏州大学;2008年

3 靳南;地域环境与小城镇特色关系初探[D];长安大学;2007年

4 杨健;小城镇交通系统方案设计的概念和技术特点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陈永松;河北省迁安市城镇化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孙国胜;卢龙县城镇管理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蒋翠;基于产业集聚的城镇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雒明峰;甘肃中部地区小城镇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高乐全;小城镇职能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博闻;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特色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4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304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e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