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1 09:00
【摘要】: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食品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的监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可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当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时,通过该系统可以迅速地进行食品召回,追究相关企业的责任。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是约束和规范食品行业行为,促进社会诚信建设和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对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然后从多个方面来描述分析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的进展和面临的障碍。最后,从法律制度、国情、参与主体、技术体系几个方面,分别探索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过程中,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首当其冲,有利于克服系统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执行不力的现象;立足国情是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的前提,建议通过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等方式使系统覆盖我国的城乡市场;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建设单靠政府力量是不够的,应提高企业和消费者的参与积极性,壮大可追溯系统的参与主体;最后,建议建立全球统一的标识系统,健全食品安全可追溯的技术体系,使中国的食品安全管理与世界接轨。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food security incidents in our country has directly affected people's health and safety, food safety and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s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 complete set of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can realize the whole-process supervision from the "cropland" to the "Dining table". When a food safety event occurs, the system can promptly carry out the food recall and hold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relevant enterpris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is the only way to restrict and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the food industry,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ociety and to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consumers.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are briefly described, and then the progress and the obstacl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are described from a number of aspects. Fin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is explore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legal system,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main body and the technic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the related legal system is the first to be in the first plac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overcoming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ystem is not able to be established and implemented in the process of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based on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is the premis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in China.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ystem cover the urban and rural market in China by pushing the agricultural intensive scale operation and so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is not sufficient by the government power;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enterprises and the consumer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participation main body of the traceability system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finally, It is suggested to establish a global and unified identification system,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system of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and to bring China'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into line with the world.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洪杰;黄锋权;林自葵;;2008年北京奥运会食品可追溯系统设计[J];中国储运;2008年05期

2 ;日本拟建立大米的可追溯系统[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年02期

3 章海亮;孙旭东;刘燕德;刘娟娟;;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12期

4 常崇佐;;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和应用[J];大众标准化;2010年12期

5 尹玉伶;何静;;我国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6 周应恒;王二朋;耿献辉;;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现状及推进路径选择[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年04期

7 浩锐;;可追溯系统概述[J];中国禽业导刊;2006年14期

8 仝新顺;吴宜;;食品安全的可追溯系统研究综述[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1期

9 李春艳;周德翼;;可追溯系统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运作机制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10 熊惠平;;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的溯源:农产品可追溯系统建设新探[J];未来与发展;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颖;田敏;卢延平;;基于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的企业社会责任[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2 吴秀敏;杨秋红;;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可追溯系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省企业的调查分析[A];农村公共品投入的技术经济问题——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孟庆翔;张义;赵金石;赵金维;周振明;任丽萍;;借鉴法国经验开展我国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A];首届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师杰;姚星;张哲;邢震;;我国牛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A];全国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溯源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肄农;陆昌华;熊本海;王立方;谢菊芳;白红武;白云峰;;生猪及其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建立[A];2011年中国农业系统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海峡两岸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长沙市第五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农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红华;田志宏;;国内外农产品可追溯系统比较研究[A];全国农产品质量控制与溯源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谢菊芳;胡东;贺建华;;基于短信技术的猪肉可追溯系统设计与实现[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谢坚;学生饮用奶将实行安全可追溯系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涂永平 黄麟胜;蕉岭率先建蜂蜜产品可追溯系统[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3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马龙龙;日本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启示[N];国际商报;2014年

4 杨锋;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半年查案181起[N];闽东日报;2011年

5 贡杰欣;丹阳应用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为百姓健康护航[N];中国工商报;2011年

6 CUBN记者 刘末;江城拟在全国率先试点蔬菜可追溯系统[N];中国联合商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顾政;麦德龙助力世博盛会[N];中国食品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陈婷;质量安全可追溯 老百姓吃菜更放心[N];海峡财经导报;2010年

9 马楠;京郊养殖高档鱼可“追根溯源”[N];中国特产报;2009年

10 王立伟;安全的商品,首先需要科学的可追溯系统[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菊芳;猪肉安全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江斌;基于可追溯系统的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雪莹;我国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5年

2 刘书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玉米产品可追溯系统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雪;基于HACCP的肉品安全生产可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4 唐晓惠;我国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5年

5 傅乘风;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食品可追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厦门大学;2014年

6 杨秋红;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7 孙明燕;鸡肉冷链可追溯系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8 陈沛思;风险成本视角下生猪可追溯系统采用的激励相容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9 吴梅;中国中药可追溯系统的构建[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黄静;牛肉安全生产全过程可追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47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4447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6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