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入境外籍劳工现象研究——以广西为例

发布时间:2020-01-16 22:38
【摘要】:越南籍劳工从中越边界广西段入境就业,有深刻的经济、政治、地理及社会成因。属于引动力的劳动力流动现象,受经济规律和政治规则的双重制约,形成梯度转移的格局。文章提出"规范性密切"的边境劳务合作价值主张,认为要化自发为自觉、化松散为规范,提升跨境劳务合作的层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友成;;中日两国劳务合作问题及对策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深化“山洽会”劳务合作 推动百万劳动力大转移[J];广东经济;2008年12期

3 薛嘉春;支大林;;中国对日俄劳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赵瑞政;;赴俄打工经商之路与发展中俄劳务合作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5期

5 冯凤玲;;区域劳务合作发展模式研究[J];价值工程;2009年06期

6 李瑞;;浅析中俄劳务合作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资讯;2009年24期

7 ;四川贵州深化劳务合作 “川·黔”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劳务合作会议在贵州遵义举行[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3期

8 ;四川陕西加强劳务合作——“川·陕”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劳务合作签约仪式在汉中举行[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5期

9 于丛笑;;浅议中俄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J];西伯利亚研究;2012年04期

10 朱美荣;;对闽台渔工劳务合作问题的思考[J];开放潮;199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表5 2011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人员分国别(地区)情况[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2[C];2013年

2 ;附表8 201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人员分国别(地区)情况[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1[C];2011年

3 冯小山;;贵州与泛珠三角区域劳务合作的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严存义;甘新两省区加大劳务合作[N];甘肃日报;2007年

2 王建民;两岸渔工劳务合作再起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3 本报记者 林世勋;促进对台渔工劳务合作[N];福建日报;2008年

4 记者 吕宝林;加强劳务合作 扩大协作领域[N];甘肃日报;2008年

5 记者 明金维 黄兴伟;中新达成劳务合作协议[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狄永华 许志强;浙江举办省际劳务合作洽谈会[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7 记者 吴铎思;闽宁建立稳定有效劳务合作机制[N];工人日报;2009年

8 中国驻约旦使馆经商处参赞 马建春;中约劳务合作面临新课题[N];国际商报;2010年

9 驻俄罗斯使馆经商处;俄同意组建中俄劳务合作工作组[N];国际商报;2010年

10 记者 郑雪;38个地区与我市签订劳务合作协议[N];福州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殿华;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区域劳务合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小梅;中俄劳务合作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王雅婧;中俄劳务合作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3 陈璞;我国劳务合作与出口贸易相关性的实证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王旖旎;外派渔工劳务合作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5 姚兰鹤;中俄劳务合作及其制约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姚克英;我国对日劳务合作中的问题及法律对策[D];外交学院;2002年

7 李秀花;论我国劳务合作企业的民事法律责任[D];山东大学;2014年

8 吴昊;我国对非洲农业劳务输出问题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4年

9 杨馨;中泰建交以来经贸关系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龚莹;我国对外劳务输出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0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570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