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中国城市化空间结构的经济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21:48
【摘要】:基于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共识,西方学者从人口集聚的角度研究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效应之间关系,认为人口集聚同样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空间结构的效率问题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集聚经济(集聚外部性)和城市化经济外部性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省级行政单元的城市化空间结构与经济效应的关系,尝试回答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究竟哪种空间组织形式更具效率。选取中心度、集散度、空间紧凑度、网络通达度和首位城市规模作为衡量区域城市化空间结构的指标体系,选取劳动生产率、经济关联度和投资产出率作为衡量区域经济效应的指标体系,运用OLS(最小二乘法)和TSLS(二阶段最小二乘法)等统计学方法,尝试构建二者的影响关系框架,并分析其作用机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文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首先,明确文章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对文章统计计算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说明。其次,界定文中提到的城市化空间结构与经济效应的内涵,本文所提及的城市化空间结构是指区域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已经城市化的地区(中心城市)的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本文中的经济效应广义上是指区域经济效率的综合衡量,如区域经济生产效率、区域内部经济关联程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等。经济效应的狭义内涵可近似看做区域的集聚经济,即区域内部生产活动与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和分布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由此确定研究重点为探讨区域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规模等城市化空间结构要素及变化对经济效应的影响。最后,对文章的基本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进行梳理,总结区域城市化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明确集聚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外部性在地理学和经济学中的内涵区别和侧重。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即对城市化空间结构指标和经济效应指标进行多维度量化测度和特征分析,在对各指标进行统计性描述的同时,分析各指标在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和演变情况。城市化空间结构各指标在全国各省的时空演变特征为:省际差异较大,且变化趋势不一;城市化空间结构一定程度上受自然条件影响;经济发达省份的集聚程度更高、速度更快;单中心集聚是我国各省城市化空间结构的主要模式;我国城市化空间发育阶段滞后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效应指标在全国各省的时空演变特征为:各指标时空变化规律不一;劳动生产率增速快速经济发展速度。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着重探讨城市化空间结构对经济效应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统计结果显示,城市化空间结构对经济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单中心能够提高经济效应,但作用效果随着经济发展逐渐减弱;集散度和网络通达度与经济效应的相关关系受首位城市规模影响;空间紧凑度对经济效应的影响证明城市化经济外部性的存在;城市化空间结构与经济效应存在内生性。本文针对空间结构对经济效应的影响机制分析是尝试性的,通过选取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就业密度和交通密度等社会经济要素集散指标,构建其与空间结构和经济效应的前后向联系,破解黑箱机制。结果发现经济密度是城市化空间结构对经济效应影响的核心因素。
【图文】:

城市化率,中国城市化,建国以来,阶段数


图 1-1 建国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阶段源:中国统计年鉴 1949-2009 年,中国城市化率为 45.6%,城市人口 6.1 亿人,比 1980 年的城市化率(口(1.9 亿)提高了 26 个百分点和 4.2 亿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成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及发展速度应与工业化相协调,但动力的差异而导致二者往往难以统一。拉美地区城市化进程快于工业化的城市化发展恰恰相反,明显滞后于工业化。美国经济学家 H·钱纳里在个国家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规律进行研究时认为,城市化水平与人均的正比例关系。人均 GDP 达到 800 美元时,城市化率应达到 60%。但从出,2003 年我国人均 GDP 就已经达到 1000 美元,但城市化率才刚刚达到,中国城市化水平为 45.6%,仍未达到 60%的水平。因此,中国城市后于工业化水平的。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明显。由于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具有同步性,因此平的空间分布特征相似,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同样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

行政区划图,行政区划图,北京市


对国内外关于区域城市化空间结构的效应研究尚无较为完善的理论形态的实证分析将为该问题提供中国的经验证据;通过与国外经典研究的对比,究的已知理论和定理,,可归纳提出一些有科学意义的研究观点和结论。三)研究数据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年份为 2000 年2008 年,统计指标包括各省地级市及市辖区总人口、非农人口、GDP、面、就业人口、固定资产投资、三产比重、工业总产值、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任教师数量、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量、小学专任教师数量、交通用地面积。于本文研究所需的城市化空间结构指标均是利用各省级行政单元地级市算所得,因此对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这四个无地级市建制的直辖市进,即中心城区计做该市的首位城市,其他县区在计算时和其他省份的地级统计县城相应指标。: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F224;TU984.113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林山;杨青山;刘贺贺;马延吉;;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城市区位与区域均衡发展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继斌;长吉图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与管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臧锐;吉林省城市化演变发展及其水环境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林山;行政中心区位对区域均衡性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907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5907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