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非合作博弈在行为经济学思想下的均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2:49
【摘要】:经过Von Neumann、Morgenstern、Nash等前人的发展,博弈论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而且仍具发展潜力的研究点,在经济学乃至社会科学中应用越来越广。博弈模型中均衡点一直是博弈论分析的重点。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为博弈论研究提供了很多新的思想,比如说:不确定性、利他、后悔等等。因此,在本论文中,笔者引入行为经济学的思想到非合作博弈的研究中,重点研究了几类博弈论模型中均衡点的存在性,根据学科新的发展和现实情形,,改进和发展了几类博弈论模型,利用数理经济学的方法,定义并且证明了新均衡点的存在性。 本论文只要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在实际问题中,由于信息的不完全、非完全理性或者是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博弈模型之中往往带有不确定参数,而且博弈的参与人只能预知这些参数的变化范围。在局中人已知不确定参数变化范围的前提下,Zhukovskii结合经典Nash均衡及帕雷托有效解的概念,引入了不确定性下非合作博弈的NS—均衡概念。此论文笔者继续研究不确定性下非合作博弈中的均衡存在性问题。在这部分中,主要由不确定性下多目标博弈中弱Pareto—NS均衡的存在性、不确定性下多主从博弈中均衡的存在性、广义不确定性下广义博弈中广义NS均衡的存在性、不确定性下正规策略型博弈问题的统一抽象表示和不确定集下非合作博弈中Nash均衡的存在性五个方面组成。 第二部分:利他博弈一直是行为博弈论中研究的一个热点。利他一词首先是由伟大的社会学家孔德提出的,他利用利他来说明对他人的无私奉献行为,因此利他主义行为是作为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对立面提出的,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中心研究领域。此部分笔者研究考虑利他情形的非合作博弈中均衡的存在性。在这部分中,主要由多目标博弈中轻微利他弱Pareto-Nash均衡和非合作博弈中利他稳定均衡研究、主从利他博弈三个方面组成。 第三部分:心理猜测和后悔概念是心理学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决策问题中,人们也是常常按照心理猜测和后悔做出决策。因此,在此部分,笔者引入后悔概念到非合作博弈中,主要证明了引入后悔概念的非合作博弈中极小极大后悔均衡的存在性。 第四部分:在传统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中,一般都是假设n个局中人。因此,在部分笔者考虑无限局中人情形的非合作博弈中均衡存在性。在这部分,主要证明了具有无限局中人的多目标博弈中弱Pareto—Nash均衡和弱Pareto—Berge均衡的存在性。第五部分:结合上述的理论研究,给出一些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2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方;左思蓓;;行为经济:创新的机会与捷径——伯克利加州大学心理学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凯平博士访谈[J];新资本;2006年06期

2 黄晴;经济学向心理学靠拢[J];河南税务;2001年06期

3 周星,林清胜;交叉学科研究的典范: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J];经济学家;2004年03期

4 张皓然;Oliver Broudy;万敏;;六大致富新法则[J];发现;2007年07期

5 高俊峰;;体验经济——从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4期

6 晋津;;房地产市场中的行为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24期

7 刘思伽;;给所有司机的一面镜子[J];新经济杂志;2009年03期

8 梁小民;;引导你做出更好的选择[J];资本市场;2010年02期

9 ;简单适用的营销技巧[J];现代企业教育;2010年17期

10 田芳;周栩;;行为经济学在房地产营销中的应用[J];上海房地;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建;;行为经济学与行为法经济学:一个简单介绍[A];《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二辑[C];2003年

2 马涛;;行为经济学对传统主流经济学的挑战[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3 陈融生;;经济政策协调的负效应[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刘文彬;;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对管理学研究的影响[A];管理学发展及其方法论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周涛;周佩玲;汪秉宏;杨春霞;蔡世民;;元胞自动机用于金融市场建模[A];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二)[C];2005年

6 马文秀;裴桂芬;赵相如;;合作博弈: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理性选择[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7 曾德明;彭盾;;技术创新网络成员谈判力度量[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姚瑶;周密;;基于信息供求双方博弈分析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王玮玮;;“蚁族”产生之行为经济学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唐喜林;赵曙蔚;;基于寡头市场的供应链链间产量博弈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占刚;“非理性”:行为经济学的独特魅力[N];经济参考报;2010年

2 陈志武/文;希勒教授对行为经济学的探究[N];经济观察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田晓玲;行为经济学“助推”正确选择[N];文汇报;2009年

4 上海交通大学 胡海鸥;计划经济中的非合作博弈[N];上海金融报;2003年

5 陈宇峰;回到拓疆时代的行为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7年

6 陈柳钦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行为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的新方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梁小民;公正出效率[N];人民日报;2003年

8 实习记者 赵瑾;行为经济学大师希勒和他的六大金融“幻想”[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9 梁怡;行为经济学另辟新路会否引来经济学革命[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胡希宁 鲍永升 薛世斌;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什么授予心理学家?[N];学习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哲;非合作博弈在行为经济学思想下的均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2 关涛;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微观解释:行为经济学方法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姚涛;行为税收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张学军;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5 樊斌;非合作博弈条件下企业内部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唐文金;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孝莹;农业产业组织行为主体博弈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张惠娟;基于博弈论的可生存网络资源管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9 李素文;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法经济学效用函数建构[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梁彤;企业协作过程中的博弈行为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允;基于非合作博弈的认知无线电功率控制算法[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3 蒋文睿;基于非合作博弈模型的生产调度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杨干生;关于环境的行为经济学分析[D];新疆大学;2004年

5 王艳;非合作博弈问题的数值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6 何睿;非合作博弈视角下相对地位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7 蒋金亮;基于非合作博弈的高速铁路票价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解平;应届毕业生择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于艳飞;不确定条件下的个人选择——行为经济学带来的挑战[D];吉林大学;2004年

10 刘国华;行为经济学的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95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595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