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特迪纳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理论及其意义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2:16
【摘要】: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以深度挖掘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石和政治经济学中的空间向度为理论导向,直面城市发展中的系列问题,是城市空间正义、平衡发展的理论源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城市学家和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以及本文的研究主体马克·戈特迪纳。本文通过对戈特迪纳及其前人理论的深入探析,敏锐的注意到城市空间作为资本主义的主要生产方式以及人的主要存在方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具有空间非正义性的城市问题,这些问题对城市空间的平衡发展和人的主体性诉求造成了极大阻碍。而这些问题正是在空间生产的背景下,在资本对城市空间进行建构的过程中产生的,而戈特迪纳的理论正是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路径对空间生产和资本逻辑进行了最深刻的批判。戈特迪纳的理论深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影响,大量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利润、土地-资本、劳动-工资”等分析范畴,并与新马学派大卫·哈维等人的理论创新深度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前人的理论局限。戈特迪纳以空间政治经济学的视域使城市空间的社会性、政治性和人本属性得到了深刻凸显,进而抽象出以“新社会空间方法”为基本方法论,以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要素为理论框架的理论体系,并集中凸显了其主要驱动因素:资本和阶级,以此验证城市问题的根源、城市运动的动因、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城市政策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戈特迪纳城市空间政治经济学手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武器,以生产方式为起点,以其独有的具有空间关怀的资本逻辑和全球化视野对围绕生产方式展开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空间回应,但是任何理论都有其历史局限性,因此必须对戈特迪纳的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考察,既肯定其在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对各家之长的兼收并蓄之宏大愿景,也要注意到因历史现状未充分展开而表现出的理论不足。与我国而言,“2018年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58%,户籍人口城镇化率43.37%。”(1)所以,本文试图将戈特迪纳的理论与我国城市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希望能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供有所启发,为我国城市空间的平衡、持续、和谐发展的建设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0-0;F290;C912.81
本文编号:259570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0-0;F290;C912.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刚;;结构与主体: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双重逻辑及其正义考量[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8期
2 姚尚建;;城市权利:解释及分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陈忠;;主体性的微观走向与空间权利的城市实现——对城市权利的一种前提性反思[J];哲学动态;2014年08期
4 牛俊伟;;马克思主义如何遭遇城市问题——西方城市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观点及评价[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5 孙全胜;;城市空间生产:性质、逻辑和意义[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6 牛俊伟;;从城市空间到流动空间——卡斯特空间理论述评[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7 高春花;;城市空间的哲学阐释[J];石家庄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8 陈忠;;《资本论》对城市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学习与探索;2013年09期
9 孔明安;;空间正义的批判及其限度[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10 陈忠;;城市异化与空间拜物教——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视角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董慧;;在“空间转向”视阈下建构城市活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耀国;《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空间思想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595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59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