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6:2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农业的增长源泉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中国农业要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方式的转变,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要依靠要素投入效率的提高、生产要素组合方式的优化、技术进步、组织和制度创新,这意味着中国农业的增长要依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但现有研究忽视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特别是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强对农村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研究如何通过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为我国制定科学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角度来研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考察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2、比较公路、灌溉、电力三类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的差异。3、比较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在不同区域的差异。4、分析农村基础投资制度变迁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全要素生产率效应的影响。 论文主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对重要概念和研究范围作出了界定。第二章回顾了经济增长理论和公共投资理论,围绕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两个主题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主流的研究结论,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这一部分是后文实证研究的铺垫,从全局的角度介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总体变化趋势。在这一部分首先总结了中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变动特点,从投资结构的角度对农村公路、灌溉和农村电力三类基础设施投资的投资强度进行了比较,还系统介绍了这三类基础设施投资的总体成效。此外,利用DEA_Malmquist方法对1985-2011年间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四章至第六章。在这一部分,首先建立了一个分析农村基础设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全国层面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长期均衡模型和短期波动模型,分析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再以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考察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分析不同类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传导机制。在第5章按照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经济发达程度、乡镇住户密度三个划分标准对我国的30个省区进行了区域划分,然后在不同的划分标准下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效应的区域差异。第6章重点研究了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生产率增长效应的影响。本章通过回顾建国以来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变迁,对比了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的探索期、改革期和新农村建设时期三个阶段中,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差异。 第四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本章在前文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主要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政策建议,指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军华;李帮义;;区域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J];系统工程;2009年12期

2 董晓霞;黄季q;Scott Rozelle;王红林;;地理区位、交通基础设施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3 沈坤荣;张t

本文编号:2600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00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6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