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研究
【图文】:
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绩效评估研究26图4.1 碎石图上图 4.1 是公因子碎石图,其横坐标表示的是公因子的序号数,纵坐标是各个公因子对应的特征根的大小,根据碎石题可知,,在第五个因子之前的特征根的值普遍较高,从而形成了较为陡峭的折线,而从第五个因子开始往后的特征根的值均普遍较低,连接成了平缓的折线。具体地说就是前五个公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 1,其余的特征值都小于 1,从而确定应当将前面第五个因子作为实证分析的公因子。本文在使用 SPSS17.0 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初始的没有经过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如表 4.5 所示。因子分析通过降维度的思想用公因子替代料大量的原始变量从而达到简化工作的效果
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华北图 4.2 2005-2017 年我国各区域综合评价得分折线图4.3 聚类分析的实证过程利用 K 均值聚类分析将 31 个省市的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绩效得分进行分类,本文根据各个省份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分,将省份划分为 3 类,得到聚类结果如下表 4.13,并根据表 4.12 的数据作出聚类结果三柱形图 4.3。可以清楚地看到,将 31 个省市按照因子得分进行聚类后,第一类只有北京,这说明北京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要远远高于其他省(市、自治区),第二类集中在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这些较为发达的省份;第三类则大多数是例如甘肃、青海、新疆、宁夏这些欠发达的省份。从每一类中所含有的成员数量来看,大部分的省份出于聚类分析结果中的第三类,也就是说就全国整体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水平仍然较低,有待提高。表 4.12 聚类成员分析表地区 聚类 距离 地区 聚类 距离北京 1 0 湖北 3 4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翠珍;赵立华;杜为公;;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取向与就地城镇化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杨发祥;茹婧;;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协同策略[J];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3 杨锋;刘俊华;刘春青;;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标准科学;2013年06期
4 吴旭晓;;中原崛起视域下河南省城市化效率的动态评价——基于非参数DEA-Malmquist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5 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认知——纪念联合国里约环发大会20周年[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6 季曦;刘民权;;城市,人与环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综述[J];经济科学;2011年01期
7 刘玉静;杨小姣;吉小东;;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2期
8 李倩蓉;刘建徽;黄庆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重庆市城镇化水平模糊评价[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李明明;廖强;牟守国;丁忠义;王培俊;牛兴福;丁玲萍;;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研究——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10 宋锋华;;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炎坤;江西省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时空演变分析[D];南昌大学;2017年
2 贾双华;东北地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17年
3 朱颖;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淄博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张明明;就地城镇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5 林敏;就地城镇化视角下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沈吉;县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评价[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24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2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