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生产网络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检验
发布时间:2020-05-05 16:02
【摘要】:在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框架中,思考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怎样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吸收国外技术提升中国的产业结构。理论上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全球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合理优化资源配置的新的全球生产组织方式为各国产业结构提升带来了机遇和创造了条件。 有鉴于此,我们以全球生产网络为背景,以价值链环节的升级为切入点,通过对嵌入异质性生产率的比较优势理论及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诠释,寻找在全球生产网络内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途径。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国际外包及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进行对外贸易三种方式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分析中国如何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是什么?怎样构建本国产业结构升级指标?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结构升级途径? 在诠释全球生产网络及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基础上,通过对改进波特的“钻石体系”模型解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全球生产投入要素、国际市场需求、企业全球化竞争战略、全球价值链治理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而全球生产网络提供的机遇和开放的政策体系也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在理论层面上找到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支点,在传统的产业结构升级理论--比较优势和产品生命周期的阐述基础上,融合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观点,考虑生产率异质性企业的比较优势模型将异质厂商在国内市场、出口、FDI之间的选择,两者相结合,分析了当贸易成本下降时,企业、国家和产业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资源通过企业在不同产业间如何重新配置。而当存在不完全契约时,产品的转移并非是传统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所理解的转移路径,由创新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而是在技术创新时期,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首先转移到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而在技术转移时期,标准化产品的制造业转移给独立的外国公司,国外的子公司正是对外投资所致,国外独立公司是国际外包所致,而这些公司可以在发达国家,也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全球生产网络理论下讨论产业结构升级实质是研究怎样抓住全球生产网络的契机,占据产品价值链的高端层,达到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反映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因素,通过选取2001~2007年中国24个制造业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面板数据,经过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的处理,计算得出的技术进步率和技术效率指标作为因变量,通过中国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三种方式:FDI、国际外包、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进行对外贸易指标作为自变量考察参与国际分工对中国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贡献。我们得出如下结论:外商投资和国内投资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效率,国际外包中来料加工对技术效率产生负的影响,进料加工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均呈负的影响。这进一步证实了前述理论的正确性。 针对中国区域产业发展差异,我们对中国整体和省际产业结构的发展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整体上在全球生产网络中处于生产能力提高阶段,东部沿海地区有相对较强的实力进行自主创新,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价值链高端层次;中部产业显示了区域资源禀赋特征,主要工业产品大部分属原材料初级加工产品,深加工产品发展不足。高技术产业发展滞后,且产业整体规模较小,嵌入全球生产网络的强度不够;西部地区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潜力,工业不发达,产业结构相对处于低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全球生产网络下中国产业结构升级途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从改善要素结构着手,在不放弃我国劳动力优势的基础上加强人力资本的提高;另外构建开放式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技术进步。第二,根据全球供需产品结构的变化相应的提高产品档次,改善产品质量,从而提升产品结构。第三,针对中国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实行“圈层”产业结构升级途径。
【图文】:
条件为:sf ( k ( t )) = ( n + g +δ) k ( t)收敛,当 k = k时,劳动和知识分别以速率n和g增,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意味着产量 Y 也以这一比量Y L以比例g增长。这样,经济在平衡增长路数,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46]。73)的“外汇”生产函数将索洛模型从封闭经济扩展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场,所有产品的相对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相对格下一系列有相同价值产品的等产量线的内包络义上看,不同的资本/劳动比率下,会生产不同的在“外汇”等产量线上就会有 N-I 个线性部分。与生产两种产品的组合是有效率的,两种产品各自。如图 3.1:
图 3.2 异质企业的出口与 FDI05)在此模型基础上引进技术选择,以阿根廷为例来研究贸影响。他假设位于阿根廷的一家企业或者能服务于国内市内市场,也能出口。企业进入行业后能学习到一种技术使可以选择一种先进技术 H 和传统技术 L,先进技术要求更,和更低的可变成本,即如果公司使用技术 H 则每单位可使用技术 L则每单位可变成本为Lca θ,Ha <La 。这样,生厂商退出,使用技术 L生产率介于DΘ和XLΘ之间的厂商服务 L产率介于XLΘ和XHΘ之间的厂商服务于国内市场和出口,XHΘ的厂商服务于国内市场和出口。很显然,这是的临界L,XHΘ,且XHΘ>XLΘ>DΘ。可以看到更高生产率的公司使是一些低生产率出口商使用传统技术。与贸易,将会减少贸易成本,增加所有出口商的利润。如XHΘ,则越多的使用先进技术,结果临界生产率值XHΘ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1.3;F224
本文编号:2650405
【图文】:
条件为:sf ( k ( t )) = ( n + g +δ) k ( t)收敛,当 k = k时,劳动和知识分别以速率n和g增,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意味着产量 Y 也以这一比量Y L以比例g增长。这样,经济在平衡增长路数,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决定于技术进步率[46]。73)的“外汇”生产函数将索洛模型从封闭经济扩展用资本和劳动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场,所有产品的相对价格由世界市场决定,相对格下一系列有相同价值产品的等产量线的内包络义上看,不同的资本/劳动比率下,会生产不同的在“外汇”等产量线上就会有 N-I 个线性部分。与生产两种产品的组合是有效率的,两种产品各自。如图 3.1:
图 3.2 异质企业的出口与 FDI05)在此模型基础上引进技术选择,以阿根廷为例来研究贸影响。他假设位于阿根廷的一家企业或者能服务于国内市内市场,也能出口。企业进入行业后能学习到一种技术使可以选择一种先进技术 H 和传统技术 L,先进技术要求更,和更低的可变成本,即如果公司使用技术 H 则每单位可使用技术 L则每单位可变成本为Lca θ,Ha <La 。这样,生厂商退出,使用技术 L生产率介于DΘ和XLΘ之间的厂商服务 L产率介于XLΘ和XHΘ之间的厂商服务于国内市场和出口,XHΘ的厂商服务于国内市场和出口。很显然,这是的临界L,XHΘ,且XHΘ>XLΘ>DΘ。可以看到更高生产率的公司使是一些低生产率出口商使用传统技术。与贸易,将会减少贸易成本,增加所有出口商的利润。如XHΘ,则越多的使用先进技术,结果临界生产率值XHΘ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121.3;F22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柴陆陆;;基于因子分析的全球生产网络下我国产业升级研究[J];商;2012年1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希;FDI对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50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50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