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03:47
【摘要】:随着世界各地夏季最高气温记录的不断刷新,异常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危机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发展低碳经济是控制温室效应的最为有效途径之一,进行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手段,而产学研协同创新又是研发低碳技术的有效模式。首先,本论文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法、解释结构模型,将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取两者的优点,摒弃两者的缺点,从而构建出全新的优化升级后解释结构模,利用此方法来探究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采用专家评分的方法,总结归纳出最主要的12个影响因素,DEM-ISM方法又将所有因素梳理为5个层次,位于第一层次的是合同违约惩罚这一因素,其对于产学研协同创新成功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中间层因素是最为核心的部分,主要包括协同收益分配、风险分摊机制、国家环境规制等6个因素;处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最底层的法律法规健全程度,以及位于第4层的金融机构资金支持、中介机构相关服务等,它们都是影响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全局性因素。接下来构建出演化博弈模型,列出支付矩阵,进而对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策略进行分析,根据复制者动态结果计算得到五个均衡点,分别为E1(0,0)、E2(1,0)、E3(0,1)、E4(1,1)、E5(x*,y*),其中E5为鞍点,不属于本文研究的重点,所以针对其余四个均衡点的演化稳定性分析将其分为6种情况进行分析并仿真,分析其在不同初始值下的演化方向,得到其演化路径图,发现情况Ⅴ和Ⅵ的演化方向是不确定的,情况Ⅴ结果不属于本文的研究重点,所以进而对情况Ⅵ中影响博弈结果收敛于均衡点E3(1,1)的因素进行分析,各个因素对产学研达成低碳技术协同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违约金、协同收益、政府补助、碳排放量差值以及碳排放税对协同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而研发成本和知识溢出效应对协同创新有反向抑制作用,成本分摊比例和收益分配比例的影响是非单向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进行说明,并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同时对促进产学研低碳技术创新从以下四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激励措施与惩罚机制并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确定合理的协同收益分配比例和构建信任机制促进产学研文化价值融合。
【图文】:

产学研,结构示意图,低碳


图 2-1 产学研协同创新结构示意图.4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围绕产学研低碳技术系统创新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一细介绍了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等相关概念,,并对

对比图,研发经费,央视,科研经费投入


图 3-1 我国 2012-2017 研发经费投入概况参考央视网于 2018 年 10 月 11 日发布《中国科研经费投入力度在世么水平?》一文中的相关数据,绘制得到各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对比图,从中可以看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相较于发达国家 4%的水平差距,而且根据 2016 年数据显示,我国(2.11%)与以色列(4.3%)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4.3;F22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亚太低碳技术高峰论坛在长沙举办[J];河南科技;2018年31期

2 舒沈阳;;低碳技术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8年04期

3 毛劲歌;牛胜杰;;我国低碳技术发展支持政策问题和建议[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1期

4 韩冰;孟凡生;;我国装备制造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外部驱动机制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8年03期

5 李光红;刘德胜;;企业低碳技术创新的“云创新”模式研究[J];理论学刊;2018年04期

6 龙海燕;徐杰明;裴勤;吴瑶;李雪亚;;低碳技术的创新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8年28期

7 ;关于转发《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征集2017年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及示范案例的通知》的通知[J];节能与环保;2017年03期

8 陆小成;;广义虚拟经济视域下低碳技术理性与社会建构[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9 刘娟;;加快国有企业绿色低碳技术发展路径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年01期

10 张敏涛;孙佶;;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资金支持模型及策略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7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秋红;;世界经济危机背景下上海发展低碳技术的机遇与政策建议[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魏守道;杨仕辉;;碳税政策下低碳技术研发形式比较[A];第十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吕俊杰;;从低碳技术创新看技术与人和谐发展的新模式[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4 李惠民;邓向辉;;发展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A];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2013年7月第2期(总第8期)[C];2013年

5 李兴川;;低碳技术创新研究综述与我国低碳技术政策浅析[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华锦阳;;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探究及其政策涵义[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秦婧;;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顾松兰;张旭日;沈新瑜;;发展低碳技术 打造低碳崇明—关于推进低碳为主题的崇明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9 纵瑞收;李峰;孙红旗;;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现状对策与建议[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徐斌;;廊坊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技术与经济关系问题[A];基于对接京津的科技创新与环首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超;我市5项目入选省清洁低碳技术推广试点[N];湘潭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潘锋;低碳技术营造宜居城市[N];科学时报;2011年

3 易难;中小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机会几何?[N];科学时报;2011年

4 李洁尉;“广东低碳论坛”:用科技创新支撑低碳技术发展[N];科学时报;2010年

5 饶兴鹤;欧洲将投资100亿欧元推广低碳技术[N];中国石化报;2019年

6 本报记者 余新江;提升绿色低碳理念 促进低碳技术产业化[N];中国产经新闻;2018年

7 梁和峰;夏锦文出席2016镇江国际低碳技术产品交易展示会相关合作项目签约活动[N];镇江日报;2016年

8 本报记者 曲艺;安徽致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N];中国电力报;2017年

9 记者 邱登科;低碳技术渐次走向纵深[N];民营经济报;2017年

10 陈刚;神雾两项节能低碳技术亮相中乌科技创新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平;我国制造业低碳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关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年

2 李国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低碳经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刘书英;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张建华;中国石化产业碳强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慕艳芬;碳税政策下企业低碳技术选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张丹;中国粮食作物碳足迹及减排对策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7 陈文婕;低碳汽车技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8 李兵;低碳建筑技术体系与碳排放测算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程敏;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短期抑制与长期促进[D];云南大学;2016年

10 高涛;中国城市住区碳足迹及低碳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欢歌;产学研低碳技术协同创新演化博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2 徐英东;差异化碳税对低碳技术创新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3 易星;低碳技术国际转移的知识产权障碍分析及解决[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潘婷;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张艳华;不同碳排放政策下制造商低碳技术的选择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6 赵铭铭;规模农户采纳农业低碳技术行为的影响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8年

7 费建翔;企业碳资本池的构建及其运行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7年

8 李淑涵;我国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模式与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8年

9 李鹏振;低碳技术创新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8年

10 邓敏;低碳技术创新提高了碳排放绩效吗?[D];山东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59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59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7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