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10:59
【摘要】: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了理论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文章主要回答五个问题(1)为何要研究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2)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双向冲击的溢出效应是否存在?(3)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能否产生收益?(4)什么样的方案适合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5)本文的分析得到什么样的政策建议? 本文首先系统地回顾了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文献,根据已有文献考察了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分析框架。在开放经济中对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研究主要沿着M-F-D模型和NOEM模型而展开。虽然M-F-D模型简单直接,但缺乏微观基础且只有有限的解释与预测能力,而NOEM模型则克服了M-F-D模型的缺陷并能够进行严格意义的福利分析。通过对M-F-D模型和NOEM模型的比较,本文认为NOEM模型更能够适合分析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和协调的分析范式。 其次,本文利用SVAR模型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双向冲击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产出产生负效应;通过收入吸收效应和支出转换效应的综合作用会抑制出口和进口,最终会恶化我国的贸易余额。通过方差分解可知,美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负效应超过其它三个方面。中国扩张性货币政策会对美国产出产生正效应;通过收入吸收效应对美国的进口需求增加,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本币有贬值压力,通过支出转换效应对美国的进口需求减少,通过两种效应的综合作用对美国净出口产生负效应。通过方差分解可知,相对于其他三个变量而言,我国货币政策对美国净出口的影响较大。 再次,本文利用NOEM分析范式对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福利收益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发现,当两国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且两国劳动供给冲击的相关系数小于1时,货币政策协调能够潜在的福利收益;当两国产品的需求弹性等于1或两国劳动供给冲击的相关系数等于1时,货币政策协调潜在的福利收益为零;如果两国都想利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时,两国货币政策的协调解就具有不稳定性。 最后,本文分析了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方案的选择。研究表明,依据进行政策协调的方式,国际货币政策协调两种机制:即相机性协调与规则性协调。在当前条件下,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机制选择是相机协调。在选择相机协调的同时,在综合考虑协调的稳定性和灵活性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汇率目标区方案是一种比较合适的选择。而汇率目标区方案最核心的内容首先是测度基本均衡汇率,这是确定目标区的区域宽度是否适当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利用艾尔巴达威(Elbadawi,1994)提出的关于发展中国家的均衡汇率模型,根据人民币汇率波动情况和国内宏观经济情况,认为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协调的汇率目标区的上下浮动区间可设置为15%。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22.0;F827.12;F224
本文编号:2664924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822.0;F827.12;F224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蕊;货币政策的以邻为壑效应与国际协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4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64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