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广州市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21:03
【摘要】: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住有所居”,既承载着人们对不为风雨所动庇护之所的憧憬,也反映了政府对满足居民住房需求的重视。共有产权住房是在当前城镇化加速推进、居住需求大幅增加、住房供应结构失衡,以及中低收入群体、新就业大学生和新市民等“夹心层”群体暂时无力购置商品住房,但对拥有稳定的住房需求强烈,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共有产权住房基于清晰的产权制度创新了住房供给模式,提供一种100%个人住房产权与零产权的公共租赁住房之间的中间产品,帮助“夹心层”提前实现“住房梦”,有助于扫清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二元结构”之间的模糊地带,可看做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第三种制度安排,是值得探索的产权式保障房类型。共有产权住房模式2007年由江苏淮安初探,2014年起进入我国住房制度设计顶层设计视野,其在境外住房保障领域的运行已较为成熟,但在国内保障性住房领域的应用却方兴未艾。因此借鉴境内外的住房经验,系统性地研究共有产权住房的制度安排,对于政府完善住房制度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具有重要价值。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文采用定性研究、定量研究与比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除绪论外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首先,对共有产权住房住房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同时介绍了产权理论、公平与效率理论以及住房梯度消费理论,并论述了这三大理论指导共有产权住房实践的重要意义。其次,学习境内外相关国家和地区共有产权住房和产权式保障房制度及运行实践,如英国、新加坡、香港和国内六大试点城市等,提出广州开展共有产权住房模式要点。再者,以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方式展开对共有产权住房模式的研究。一方面,从产权式保障房历史沿革及定性访谈案例入手,论述广州市开展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等测算未来三年广州市共有产权住房的需求量,以便政府根据供需匹配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最后,综合考虑国内外学者及相关国家地区共有产权住房发展经验,结合定性与定量研究结果,对广州市共有产权住房发展模式进行总体制度设计,并在全篇末尾总结了所取得的成果,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展望。
【图文】:

妻子,住房公积金,高中学,社保


图 4-1 天河区冼女士住房现状 2:越秀区李先生本情况生,家住在越秀区,高中学历,妻子是幼儿园的教师,儿子现已 7 岁将就读。妻子工资约 2000 元,有住房公积金,医保有返还。李先生工作是在附近运送货物,每个月收入赚 3000 元,,每个月要交 800 多元的社保,加上家里,勉强够用。

无工作,单位


36图 4-2 越秀区李先生住房现状例 3:越秀区毛女士)基本情况女士,女,初中学历,家住越秀区观绿路。毛女士以前不是在单位里工作,没。现在他老了,身体不好,无工作无收入。毛女士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现在下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99.2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海民;王浩;;共有产权保障房退出模式比较分析——以我国试点城市为例[J];建筑经济;2015年11期

2 崔光灿;姜巧;;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运作模式及效果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07期

3 邓宏乾;王昱博;;我国共有产权住房定价机制问题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年07期

4 吕萍;藏波;陈泓冰;;共有产权保障房模式存在的问题——以黄石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5年06期

5 张巍;王磊;王佳丽;;共有产权住房PPP融资模式应用研究[J];建筑经济;2015年06期

6 谢九华;;论共有产权住房中部分产权的法律性质[J];建筑经济;2014年11期

7 黄忠华;杜雪君;虞晓芬;;英国共有产权住房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中国房地产;2014年13期

8 郭伟明;褚明鹤;;完善共有产权房的设想和实践探讨[J];中国房地产;2014年11期

9 吴开泽;谭建辉;邹伟良;;香港公屋政策的反思和启示[J];科技和产业;2013年11期

10 吕萍;修大鹏;李爽;;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英团;;共有产权房“看上去很美”[N];经济参考报;2014年

2 张贵峰;;对共有产权住房风险不可低估[N];法制日报;2014年

3 曲广宁;;深圳共有产权房定位保障房升级版[N];南方日报;2014年

4 林华;;推行共有产权房制度:解决城市“夹心层”住房难题的有益探索[N];中国审计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锐;太原市低收入家庭公共租赁住房支付能力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7年

2 王浩;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上海市共有产权保障房需求预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3 黄薇薇;共有产权保障房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4 李梅;发展共有产权住房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郝宇婧;大同市城镇保障性住房供需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邓雨婷;共有产权保障房的比较研究与我国制度设计[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7 耿丹;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88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88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4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