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失业工人研究(1945-1949)
发布时间:2020-06-02 10:48
【摘要】: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恢复了对上海全境的管理,并对上海敌伪产业进行了接收。由此而产生了大量的日伪产业工厂失业工人、后方返沪失业工人、归国失业劳工、回乡失业工人和原抗战时期已失业的工人,集聚上海的复杂形势。据当时统计,仅1945年底,上海产业工人失业已超过12万人,其后虽有缓解,但依然严重。其后据统计,1947年1月失业工人达15万,同年10月,即达到30万人。由于工人失去工作,其生计艰难,衣、食、住及医疗卫生方面皆出现了严重的困境。探究大规模工人失业的原因,其除诸如疾病、季节等一般性失业原因外,深受当时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就政治方面,其最主要者为两次大规模战争。由于抗日战争,上海工业无论设备或是原料、燃料皆无法支持工厂运作,同时由于国民政府接收过程混乱不堪,接收人员大肆敛财,从而导致大规模的战后失业工人。由于内战,使得稍有缓解的失业工人问题,更为严重。由于内战影响,上海工厂再次无法获得大量的原料、燃料,其产品失去大规模的销售市场。最终大量工厂裁员或停闭,导致大量失业工人产生。就经济方面,由于战后急剧的通货膨胀,使得工业原料、燃料更为昂贵,工人成本增大,但销售减缩。同时,国民政府为获得美国支持,大量美货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上海工商业带来极大的冲击。部分工厂因美货冲击,而破产停工,工人被解散,随之失业。大规模的失业工人对于抗战胜利之后的上海政治、社会和经济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就政治方面,由于中共对于失业工人的领导和发动,使得大量的失业工人曾试图在国民政府接收之前,占领并解放上海。后由于中共中央政策转变,大量的中共党员组织和领导失业工人,要求复工或示威游行。在此过程中,不仅使得中共基础力量更为壮大,同时使得国民政府政府公信力减弱。就社会方面,大量的失业工人导致工潮频发、劳资纠纷增多、劳劳矛盾加深、违法犯罪增加、自杀人员增多等。就经济方面,大量的失业工人在与劳资、劳劳产生纠纷矛盾之时,对于经济秩序产生危害,同时由于大量工人失业,市场消费力减弱。针对以上的诸多问题,国民政府试图通过发放救济金、救济粮食、以工代赈、小本工商贷款、办理合作工厂、政府安插和资送回籍,来解决或缓解上海失业工人问题,但实际成效不佳。除政府救济外,社会救济主要有同乡组织、工会及在职工友、慈善组织及各自的企业工厂。个体应对主要通过做摊贩、码头工人或人力车夫等方式进行,勉强获得工作,以求谋生。或通过借贷、典质、行乞、拾荒等方式存活。失业工人在生计极端艰难之下,甚至通过盗窃、抢劫、诈骗等方式非法获得生活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66;F249.29
,
本文编号:2693042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K266;F249.29
,
本文编号:26930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9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