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3 00:31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安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国粮食在“供”的方面,虽然在2004-2010年实现了连续7年增产,但其稳产增产机制并不牢固。受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种粮比较利益较低等因素影响,大量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纷纷向农外逃离;国际市场上生物质能源产业如火如荼地发展,严重影响了中国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农地资源的配置;随着国际粮价的攀升,加上2010年10月以来国内出现的严重旱灾,中国粮食供给面临严峻考验。在“需”的方面,人口增加和食品结构升级对粮食的常规性需求、发达国家发展生物能源带来的非常规需求均快速增长,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把食物链延伸升级到耗用大量粮食的畜产品方面。在目前情况下,由于国内粮食总产量的增长和增长速度有限,而人均消费却持续快速增长,粮食需求刚性日益突显。从2000年至今,中国已经连续10年出现粮食求大于供的局面。由于恐慌性购买、出口禁令、投机行为对全球粮食市场干扰依然十分强大,因此,指望联合国和国际粮食机构以及粮食过剩的国家来解决我国粮食供求矛盾和世界性的粮食危机的想法显然天真。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本国生产能力,立足于国内生产,通过适度进口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 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粮食生产资源要素的投入和配置。连年来,一些地方政府热衷抓“财政袋子”,忽视“米袋子”建设,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得不到保障,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水利建设滞后视作“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同时,受劳动力向城市的无序流动,农业资本非农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路径不顺畅等因素影响,致使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相对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优化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保障国家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以农业经济学、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运筹学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区域差异视角下生产资源要素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为实证分析框架,首先对我国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进行定性分析,而后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协调机制,最后以河南省小麦生产资源优化配置作为全文的缩影,测算出各资源要素投入优化值,以期对河南及全国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起到指导和参考作用。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分析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状况。分别介绍了五种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与粮食生产的现状以及特殊时期粮食生产资源要素配置特点和差异。研究发现,与经济作物、油料作物相比,粮食生产机会成本大;农民和政府的博弈结果是双方均减少对农业的投资;农民的风险规避性决定了对粮食生产投入的减少;市场价格波动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第二: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生产资源要素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差异研究。研究发现农业用水对于粮食生产的平均弹性按大小依次为主销区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劳动力方面,粮食主产区和产销平衡区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对粮食单产均有正向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而粮食主销区劳均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对粮食生产反而有负向作用,劳均人力资本存量每提高1%,粮食单产将减少6.224%;耕地复种指数对粮食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影响并不明显,而对主销区粮食生产影响明显;资本方面,粮食主产区及产销平衡区资本投入处于边际报酬递增阶段,而主销区已处于递减阶段;农业技术要素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粮食主销区产销平衡区粮食主产区。根据实证结果确定了粮食主产区资源配置的重点在资本要素;主销区应重视资源要素的综合效率,保障粮食生产的耕地、水资源、劳动力资源及技术要素投入,提高和保持一定的粮食自产能力;产销平衡区应加大资本和技术投入力度。 第三: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分别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SFA(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测算了宏观省级层面和微观农户层面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得出的结论是:①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资源配置高效率的省份仅占到13.3%,而且各粮食产区之间的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存在较大差异。②微观农户层面的粮食生产效率波动比较大,并且仅有9.08%的农户粮食生产效率介于80%-100%之间,其余农户粮食生产效率较低。由此可见,如何优化粮食生产资源以提高其资源配置效率至关重要。 第四: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及产业间的协调机制研究。研究认为:区域间协调方面,应该坚持各产区生产有比较优势的粮食作物、同时建立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利益协调机制,例如以补贴形式补偿粮食主产区资源消耗、建立大规模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等;产业间协调方面,从政策激励及约束方面及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如对流向非农行业的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征收资源税等)相结合两方面构建协调机制。 第五: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例,研究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方案。首先采用主成份回归法研究了小麦生产资源要素包括耕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等对小麦单产的影响关系,以此为依据,构建了多目标规划的目标和约束条件,然后分别采用2007-2008、2010-2011年的河南小麦各项资源要素投入费用对2009年及2012年的河南小麦各项生产资源要素投入进行优化,优化结果基本符合约束条件。研究结论表明,2009年河南省在小麦生产过程中应该减少化肥、排灌、农业财政投入费用,提高其利用效率;应该增加机械、农业贷款、种子、人工费用,并且机械费用的增加幅度应大于人工费用的增加幅度;确定最佳的物质费用投入,合理搭配物质费用与人工费用,重点增加反映科技及生产力水平的物质资本费用的投入。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 (1)将粮食生产所必需的耕地资源、水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要素、技术要素这五大资源要素视为一个有机整体,介绍了这五种生产资源要素的供给、非农化现状以及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同时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区域差异条件下农业生产资源要素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存在的差异。可以说,在研究视角上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拓展和创新。 (2)分别构建了粮食生产资源要素在区域间以及产业间的协调机制,并以河南省小麦生产为案例,采用多目标规划的方法对小麦生产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对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有一定创新。
【图文】:
虽然每亩可以增收,但农民的耕地资源有限,农户家庭总收入仍然较少。观察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1995一2008年间呈现大幅度波动趋势。具体见图3一4:幽幽 幽入入 入 \\\___\\\入 入\\\/’\_/一久, ,狄狄、/,『 『\\\一 ///板板\/一\丫z, ,, ,万 万,,n几只
粮价的涨跌会直接导致粮食生产的扩张和萎缩,主产区的粮农尤为如此。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2003一2008年小麦、稻谷、玉米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具体见下图3一8。由图3一8知: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价格指数波动趋势大致相同,2004年价格指数均有大幅度上升,小麦、稻谷、玉米的生产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分别为:27.4%、36.4%、11.8%,,由于本期的粮食生产决策取决于上一期的粮食价格,2005年农民大幅度增加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幅度分别为:5.4%、1.7%、3.6%。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瓜瓜 瓜厂厂’一 \\\\///公声\狱/‘ ~~~~丫丫户凡城油一.一心络奋月卜~~三匆 匆...娜匕~一‘一一‘ ‘lll一一 1111 40908030200010 20032004200520062(X)72008年份---川卜-小麦-.卜稻谷-合一玉米 米图3一 82003一2008年小麦、稻谷、玉米生产价格指数Fig.3一 8Wheat,Riee, MaizeProdueerPriceIndexfrom (ThePreviousYear=100)(上年=100) 2003to2008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6.11;F224
本文编号:2694006
【图文】:
虽然每亩可以增收,但农民的耕地资源有限,农户家庭总收入仍然较少。观察我国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率,1995一2008年间呈现大幅度波动趋势。具体见图3一4:幽幽 幽入入 入 \\\___\\\入 入\\\/’\_/一久, ,狄狄、/,『 『\\\一 ///板板\/一\丫z, ,, ,万 万,,n几只
粮价的涨跌会直接导致粮食生产的扩张和萎缩,主产区的粮农尤为如此。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产品生产者出售农产品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及幅度的相对数。2003一2008年小麦、稻谷、玉米的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具体见下图3一8。由图3一8知: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价格指数波动趋势大致相同,2004年价格指数均有大幅度上升,小麦、稻谷、玉米的生产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分别为:27.4%、36.4%、11.8%,,由于本期的粮食生产决策取决于上一期的粮食价格,2005年农民大幅度增加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幅度分别为:5.4%、1.7%、3.6%。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瓜瓜 瓜厂厂’一 \\\\///公声\狱/‘ ~~~~丫丫户凡城油一.一心络奋月卜~~三匆 匆...娜匕~一‘一一‘ ‘lll一一 1111 40908030200010 20032004200520062(X)72008年份---川卜-小麦-.卜稻谷-合一玉米 米图3一 82003一2008年小麦、稻谷、玉米生产价格指数Fig.3一 8Wheat,Riee, MaizeProdueerPriceIndexfrom (ThePreviousYear=100)(上年=100) 2003to2008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6.11;F224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薇;陕西省外贸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及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4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694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