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我国地区工资发散
【图文】:
各部门间关系图
图 4.1 1988-2013 年各省高低技能劳动者工资收敛回归散点图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式(43)中相关参数进行估计以分析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影响。进行模型估计时要注意避免内生性问题,式(37)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124.3;F249.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仁安;夏荣娥;;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2 齐建国;;全国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讨论会述要[J];经济学动态;1988年01期
3 方帆;;美国教师不使用微信[J];少年儿童研究;2017年05期
4 景维民;张璐;;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4年09期
5 张保胜;;技术收敛与经济收敛的匹配性——基于技术进步体现观的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6 倪伟;周霞;;风云卫星是怎样预报天气的?[J];太空探索;2017年02期
7 黄春棉;;话题四 看中智能、互联和新能源汽车大集团火力全开[J];市场观察;2017年06期
8 赵健雄;;那是一定会出现的,尽管不在此刻[J];中国画画刊;2017年03期
9 宋尊尧;Junfeng Jiao;Jenna Harbin;Yuan Li;;快速轨道:中国、欧洲和美国高速铁路的比较[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26期
10 胡若楠;;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家骅;;试论我国技术进步的社会化和产业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张永光;;技术进步的统计评估[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孙文英;;依靠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A];1999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1999年
4 雷明;;评价技术进步的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研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5 雷明;冯珊;;技术进步评价系统研究[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2卷)[C];1993年
6 唐永;范欣;;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7):——开启新时代的中国经济[C];2017年
7 靳卫东;吴向鹏;;实现技术进步型经济增长的路径和策略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8 陈艳莹;张国峰;;技术进步的内生性与可持续发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6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暨中国科协第4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胡伟略;;中国现代经济技术进步与创新的人口问题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建华;;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宋一;引领技术进步 促进行业发展[N];企业家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陈继军;多晶硅:脱困的希望在技术进步[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张维迎;反思经济学(上)[N];经济观察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张行勇 通讯员 杨凌裕;创新驱动宝鸡石油钢管加快技术进步[N];科学时报;2011年
5 双文;缺乏技术远见等于慢性自杀[N];中国化工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杜一娜 实习生 汪雪梅;技术进步不能成责任缺失之理由[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9年
7 清华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经济学研究所 田柳;善用技术进步改善劳动者福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吕红星;新能源汽车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N];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
9 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 汤源生;技术进步带给出版的变化[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年
10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经济室主任 余翔;几代人拼搏铸就中国技术进步[N];环球时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钟;技术进步偏向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李天祥;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3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4 董秘刚;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5 宋京;开放经济下的技术进步[D];复旦大学;2004年
6 仇怡;中国基于国际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潘伟志;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心城市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周礼;技术进步与人力资本形成[D];浙江大学;2006年
9 周尚兵;唐代的技术进步与社会变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檀勤良;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就业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扬;技术进步对河南省就业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2 李洪跃;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8年
3 赵雨薇;基于微观层面的创新投入、劳动力素质与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4 刘萍;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我国地区工资发散[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5 哈含章;台海核电公司的技术进步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6 孙生;高新区研发强度对地区技术进步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9年
7 傅顺;技术进步、要素替代与中国玉米生产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庞子媛;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空间溢出及网络集聚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9 杨慧梅;国际服务外包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10 高佳佳;我国小麦生产技术进步路径与规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年
,本文编号:2705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0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