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7 11:04
【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城市化进程基本符合世界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规律,目前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中国的城市化总体上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衍生出一系列资源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以我国资源与生态环境保障程度为约束条件,充分合理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作用,使城市化进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同步,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引导城市化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与发展质量,科学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与模式——可持续城市化。为加快城市化,首先要深化可持续城市化理论研究,准确把握可持续城市化的内涵、动力机制和影响可持续城市化的内、外因,为构建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运用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以及相关的经济学理论,以我国城市化实践为背景,探讨了可持续城市化的内涵、可持续城市化动力机制以及市场和政府对可持续城市化的作用机理,并从政府行为及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投资、产业与科技文化三个方面对可持续城市化的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 本文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建立了论文的基本框架,提出了论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对城市和城市化的理论和城市化的本质及复杂性进行探讨。第三章在研究城市化阶段论的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化所处的阶段进行了总体判断,提出了城市化的特点,总结了我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并对之进行了反思。第四章在综述了中外城市化动力机制的前提下,构建了可持续城市化动力机制理论分析框架。从影响城市化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构建了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第五章在论述城市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经济、产业、科技、文化对可持续城市化的支撑作用,以及支撑的政策建议。第六章分析了基础设施投资支撑,首先论述了概念、作用机理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第七章分析了政府行为优化及制度创新支撑,探讨了在可持续城市化过程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提出了制度创新的对策。第八章为全文总结与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9.2
【图文】:
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了较人程度的发展。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得以全i面牛!盯I’.,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城市化浪潮。从图1一2可以看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入一个高潮,己经构成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1800185018如 19()01920195019印 19701975198()198519男 )20(Xj20252050图1一 11800一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其中:1800年为初始时期,1850一1900年为缓慢推进时期。1920一2000年为加速推进时期,其余为预测。资料来源:倪鹏坛、骆克龙、李高产、晋海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双赢:以成都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图1一2全球各地区城市化速度比较(1990一2003年)资源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8.
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了较人程度的发展。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得以全i面牛!盯I’.,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城市化浪潮。从图1一2可以看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入一个高潮,己经构成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1800185018如 19()01920195019印 19701975198()198519男 )20(Xj20252050图1一 11800一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其中:1800年为初始时期,1850一1900年为缓慢推进时期。1920一2000年为加速推进时期,其余为预测。资料来源:倪鹏坛、骆克龙、李高产、晋海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双赢:以成都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图1一2全球各地区城市化速度比较(1990一2003年)资源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8.
本文编号:2717512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99.2
【图文】:
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了较人程度的发展。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得以全i面牛!盯I’.,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城市化浪潮。从图1一2可以看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入一个高潮,己经构成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1800185018如 19()01920195019印 19701975198()198519男 )20(Xj20252050图1一 11800一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其中:1800年为初始时期,1850一1900年为缓慢推进时期。1920一2000年为加速推进时期,其余为预测。资料来源:倪鹏坛、骆克龙、李高产、晋海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双赢:以成都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图1一2全球各地区城市化速度比较(1990一2003年)资源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8.
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了较人程度的发展。因此,现代城市建设得以全i面牛!盯I’.,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城市人}」所占比重迅速上升,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全球城市化浪潮。从图1一2可以看出,目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入一个高潮,己经构成世界城市化的主体。 1800185018如 19()01920195019印 19701975198()198519男 )20(Xj20252050图1一 11800一2050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其中:1800年为初始时期,1850一1900年为缓慢推进时期。1920一2000年为加速推进时期,其余为预测。资料来源:倪鹏坛、骆克龙、李高产、晋海博,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一城市双赢:以成都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8.图1一2全球各地区城市化速度比较(1990一2003年)资源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周海港;曹艳丽;李雪芹;;加快城镇化进程 推动城镇化建设[J];华章;2012年24期
本文编号:2717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17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