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7-14 05:35
【摘要】:自从20世纪80年代来,我国大量的农民背井离乡,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业工作。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进城农民工总数约有2.87亿人,较16年增长了 1.7%,占我国总人口的20.6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边际生产效率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边际生产效率高的工业部门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然而,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城市工业化进程中的劳动力蓄水池正在逐渐消失,我国的经济增长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增长阶段,需要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农民工的家庭人均支出收入比约为50.49%,远低于我国城镇居民的支出收入比,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推动农民工深度市民化,提升农民工群体的消费意愿将成为我国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而农民工留城定居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一环,备受学者们的关注。本文使用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与城市特征数据,观察了我国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分布特征。总体来看,农民工的留城定居意愿要低于非农业户口流动人口。从空间分布来看,农民工的留城定居意愿开始呈现“内陆化”趋势,但流动人口主要流向我国东部地区,农民工“流而不居”的现象明显。从公共服务角度上看,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越高,农民工的留城定居意愿越高。本文的实证分析分为两部分。首先,本文在未考虑城市公共服务门槛的情况下,基于全国249个城市的数据,使用二元Logit模型,研究了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有显著的正面影响;(2)新生代的农民工会比老一代的农民工更在意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代际差异明显;(3)城市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偏向提高收入水平更高的农民工的留城定居意愿。在第二部分,本文基于我国农民工获得城市公共服务的现实路径,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城市公共服务门槛指标,包括落户门槛指标、中考门槛指标和高考门槛指标,研究城市公共服务门槛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共服务门槛对有孩子的农民工的留城定居意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而有孩子的农民工约占农民总数的90%以上。同时,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仍然稳健。本节还通过更换落户门槛指标和城市教育服务供给水平指标,证实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最后,本文基于以上分析结果,为合理提高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促进农民工市民化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6;F299.2
【图文】:

城市农业,农业户口,户口,意愿


_?口口邋逦口口■图3-1各城市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留城定居意愿比例基本情况逡逑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逡逑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方法为支出收入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逡逑16逡逑

农业户口,户口,数据来源,意愿


_?农业户口逦非农业户口邋逦非农业户口定居*愿比伊:减去农业户口定居*■?比例逡逑图3-1各城市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留城定居意愿比例基本情况逡逑1数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逡逑数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方法为支出收入比=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逡逑16逡逑

分布图,供给水平,农民工,意愿


11.72%处于85及以上分段。以上数据说明我国的人均基础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在城市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逡逑本文再按这四个类别分别统计东北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比逡逑例,结果见图3-2。本文发现各地区间的农民工进城定居意愿比例与人均教育服务供给水平基本呈现正逡逑相关的趋势。在我国东北地区,各城市的人均教师服务供给水平均处于72-84和85及以上两个高水平逡逑分段,农民工的留城定居意愿比例也显示高于其他地区。在中部地区,人均教育服务供给水平越高,农逡逑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比例越高。在东部地区,处于后两个高水平段城市的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比例明显逡逑高于处于45-58及59-71分段的城市。西部地区虽然没有呈现正相关趋势,但处于59-71及72-84分段逡逑的城市的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会高于45-58分段的城市。逡逑00邋-逡逑r逦1}逦J逦■■逡逑t逦I邋I逦■逦I逡逑。■逦■逦■逦■逡逑东北地K逦东部地区逦西部地K逦中部地K逡逑45-58逦■■■■邋59-71逡逑—i邋72-84逦—邋85及以上逡逑图3-2按人均城市教育供给水平分类的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比例区域分布图逡逑18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军;;化解高峰时段老年人与上班族乘车矛盾[J];东北之窗;2017年Z1期

2 付亚清;;大数据构建城市公共服务新模式[J];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05期

3 李雪松;;大数据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精细化的逻辑解构[J];电子政务;2018年05期

4 黎婕;冯长春;;北京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分布均衡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7年03期

5 郑惠强;;提升中小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城镇化均衡发展[J];群言;2017年03期

6 杨刘军;;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8期

7 霍晓英;;论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制度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4年07期

8 高军波;付景保;叶昌东;;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6期

9 周春山;高军波;;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3期

10 高军波;周春山;叶昌东;;广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布的空间公平研究[J];规划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林;;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若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城市公共服务标准化示范区、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周春山;高军波;;转型期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易新涛;;我国城市公共服务民营化发展的现状及有效路径[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杨钧;;新疆城市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工作的研究及对策建议[A];标准化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创新——第十三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6年

5 常飞;王录仓;薛彩霞;;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人地适配研究——以兰州市为例[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8年

6 何培根;张永明;;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能力评价和布局优化研究——以南京市急救设施为例[A];2018城市发展与规划论文集[C];2018年

7 孟庆;;基于类型学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分类及规划对策分析[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C];2017年

8 邱爽;左进;;假说与验证:城市公共服务交易制度的选择——以鼓浪屿公共租界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6年

9 郭林;成钢;;武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红黄绿分区评估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C];2018年

10 国子健;王兴平;;基于集约理念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建设转型初探——以金华市为例[A];持续发展 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乔培景;基于大数据的城市公共服务分析与思考[N];科学导报;2019年

2 记者 袁森 实习记者 冯萌;我市不断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设施[N];咸阳日报;2019年

3 本报评论员 吴迪;从夜间出行难,看城市公共服务瓶颈的突破[N];工人日报;2019年

4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 高飞;推动珠海城市公共服务更上一层楼[N];珠海特区报;2019年

5 吴迪;实现城市公共服务瓶颈的突破[N];贵州政协报;2019年

6 赵瑞阳;城市公共服务也要精准[N];西藏日报(汉);2019年

7 记者 陈振宇;“智能小红车”引发杭州城市公共服务升级[N];北京科技报;2018年

8 毛建国;公交车能“扫码支付”是城市公共服务进步[N];中国商报;2018年

9 记者 包凌雁;智慧民生应用缓解就医难出行难就学难[N];宁波日报;2017年

10 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校助理研究员 贺莉;区域化党建何以弥补城市公共服务不足[N];社会科学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金南顺;城市公共服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2 王丽娟;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公平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孙春霞;现代美国城市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孟兆敏;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的有效性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雅婷;城市公共服务对农民工留城定居意愿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9年

2 王玉霞;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绩效评价[D];湘潭大学;2018年

3 魏健;国有企业参与城市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4 池婷;结合效率评价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选址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5 林寒蕾;福建省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6 罗舒曼;公平正义视角下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评估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7年

7 张兴龙;包容性增长视角下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8 鄂艳丽;基于热线数据的城市公共服务问题可视分析[D];天津大学;2014年

9 路军;城市公共服务的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史琛洁;城市公共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Trafers模型的构建与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54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54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