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烟台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0-07-19 21:48
【摘要】:新生代农民工既包含当前从农村进城的“80后”“90后”以及新涌出的“00后”农民工,又包括进城市务工农民夫妇在城市生下的已达工作年龄的劳动人口,也可以说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异地城镇以非农产业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可以改善过去城乡二元制度带来的不平衡,弥补新生代农民工享受社会公共服务的权利,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促进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对未来的经济、社会结构、国家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烟台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状况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并使用SPSS25.0进行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研究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受经济、社会生活、制度、文化心理、在烟台市工作时间方面的影响,他们的制度融入、经济水平融入、社会生活融入程度越高,定居的可能性就越大,文化心理融入程度越低,定居的可能性越小,在烟台市工作时间越久则定居可能性越大。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面临着经济、社会制度、社会生活、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包括收入偏低,生活硬性支出占比较大,难以购买住房等经济问题;土地制度不完善,无法放弃宅基地,社保意识弱,子女教育制度问题导致教育不平等,无法享受优惠住房政策等制度问题;法律意识薄弱,职业技能不足,培训体系不完善,城镇居民歧视,子女心理等文化心理问题和社会生活问题。针对这些障碍,政府、社会相关组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以及城市居民都应作出努力改善这种状况。在就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以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政府加强监管,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鼓励创业;在政府相关政策制度上取消差别对待,给予新生代农民工适当的政策扶持;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的带动作用,组织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在文化心理方面,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自信,获得城市认同,消除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
【学位授予单位】:烟台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323.6;F299.27
【图文】:

碎石,主成分分析法,因子


7 .750 4.687 85.2878 .551 3.443 88.7309 .443 2.771 91.50110 .365 2.284 93.78511 .281 1.756 95.54112 .225 1.406 96.94813 .192 1.198 98.14514 .154 .961 99.10615 .095 .591 99.69716 .048 .303 100.000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选取特征值大于 1 的主成分作为新的因子,得到表 10。总方差解释是看因子对于变量解释的贡献率,也可以理解为需要多少因子才能描述变量方差的 100%。从表 10 中可见前四个因子的贡献率达到 68.323%,相当于前四个因子可以将变量表达到 68.323%。能对问题进行较好的解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大为;;浅谈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因素[J];广东蚕业;2019年05期

2 黄浩;;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与教育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年48期

3 张文洲;梁家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3期

4 梁家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转型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13期

5 黄浩;;互动视野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J];中国市场;2019年27期

6 郭秋萍;郭春秋;;河南省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及对策建议[J];决策探索(下);2019年08期

7 姜大为;;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效应研究的文献综述[J];价值工程;2019年24期

8 肖建义;;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的问题与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19年08期

9 冯思源;;浅议加强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管理[J];企业与文化;2012年03期

10 张志胜;;公共政策制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障碍与创新[J];中国农村研究;201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璇;魏宪朝;娄玉花;王树娟;焦蒙蒙;王琳琳;徐佳;查艳茹;孙健;谢添;;聊城市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A];跨越赶超话实践——2013年聊城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研究报告[C];2014年

2 何绍辉;;双重边缘化: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调查与思考[A];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3)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吴浩;;城市梦:新生代农民工青春梦的自我实践——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实证分析[A];中国梦与当代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九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3)优秀论文集[C];2013年

4 王素平;刘媛;;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困境与突破[A];当代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报告——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4)优秀论文集[C];2014年

5 沈蕾;许桂苹;郑智颖;;因内而外——新生代农民工内在价值观及其外在体现研究[A];当代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报告——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4)优秀论文集[C];2014年

6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7 窦翔燕;;浅谈工会如何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体面劳动[A];湖南省工人运动研究会五届三次理事会交流材料[C];2010年

8 钟小浜;郭科;黄海涛;;陕西省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和社会融入现状及对策[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鲜开林;曹宇;;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有序政治参与权[A];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C];2010年

10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皓 通讯员 张玺斌;贵州:七成新生代农民工渴盼有“大学文化”[N];中国青年报;2012年

2 记者 李润文;团南京市委在工地举办座谈会[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记者 张国;天津开通新市民服务热线[N];中国青年报;2011年

4 记者 李立红 王烨捷;共商“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大计[N];中国青年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烨捷 李立红;新生代农民工:要生活,更要尊重[N];中国青年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林洁;广东:了解真诉求 破解大难题[N];中国青年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崔玉娟 陈凤莉 王烨捷;全团关爱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继续深化拓展[N];中国青年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崔玉娟;团江苏省委建议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福利”体系[N];中国青年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龚瑜;上海团组织:“听”“说”“办”样样不含糊[N];中国青年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王培莲;吉林榆树:团干部先接地气与新生代农民工“面对面”[N];中国青年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丽娟;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曹茸;多元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权益诉求的媒介表达[D];武汉大学;2014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张旭晨;欠发达地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5 叶攀;文化压抑与文化自主-B市Q村新生代农民工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7 潘华;新生代农民工“回流式”市民化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8 马红玉;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绩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杨秀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D];华侨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姝琦;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利益表达问题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2 庄倩;漂泊与栖居: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3 王飞如;户籍制度改革与新生代农民工的获得感提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年

4 庄苑;烟台市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D];烟台大学;2019年

5 孙惟博;社会支持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压力介入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6 邹璐;共享发展理念下新生代农民工职业能力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7 丁自筱;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过程及困境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17年

8 李玉姣;基本公共服务对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愿的影响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9 韦荣贵;新生代农民工流动经历与社会网络变迁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0 杨艺萌;小组工作介入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适应问题探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3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63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8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