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城市末端共同配送网点布局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7:05
【摘要】: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物流配送业务量激增,传统的末端配送方式也逐渐暴露出配送效率低、配送成本高、负外部性显著等诸多问题。而近来不断得到发展的末端共同配送,能够通过整合各个配送企业业务来实现规模作业,在有效降低末端配送成本的同时提高末端配送效率,俨然成为解决末端配送瓶颈问题的突破口,受到企业、政府和消费者的重点关注。此外,随着经济活动越来越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消费者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物流节点的布局也更加注重顾客满意度。鉴于此,本文以城市末端共配网点为研究对象,在对末端配送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兼顾企业选址成本和顾客满意度的网点布局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对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文章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基于我国末端配送方式的现状问题,论证了发展末端共同配送的必要性;总结了“合作自提点模式”、“智能快件箱模式”、“众包模式”、“第三方专业末端共配模式”四种我国常见末端共同配送模式的优缺点;分析了本文研究的末端共配网点的运作模式、服务特点和选址影响因素。(2)考虑到末端配送需求点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呈现显著的空间聚集性,选择K-means算法和DBSCAN算法对需求点进行空间聚类;以聚类内部距离、聚类间平均距离为指标对两种算法聚类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K-means算法对需求点的聚类效果更优;根据聚类结果和末端共配网点服务特点,提出了建设不同规模网点的布局思路。(3)基于末端需求点聚类结果,构建兼顾企业选址成本和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其中,企业选址成本考虑了不同路段的运输成本、不同规模网点的固定成本和运营成本;顾客满意度则用包括自提距离成本、时间等待成本、风险成本在内的顾客负担成本来衡量;随后,借助加权理想点法将多个目标函数转化为单—评价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4)选取北京市东城区7个街道进行实证分析,求解模型并对最优结果进行分析,证明模型的可行性;分别探讨改变网点规模、选址数量、目标函数权重系数对选址结果的影响,并根据成本变化情况为末端共配企业选址提供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259.2;TP311.13
【图文】:

快递业,增长率


1绪论逡逑究背景及意义逡逑研究背景逡逑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电子商务长的新亮点,推动着快递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家邮政管理国快递服务企业累计完成业务量507.邋1亿件,同比增长26.邋6%;到6038.邋4亿元,同比增长21.邋8%。2007年至2018年,我国快递率如图1-1所示,可知我国快递业务量在12年间增长了邋42倍。务崛起、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快递业务量增长态势-

流程图,流程图,网点,快件


足目前的需求,配送企业在配送中心到客户中间增加了一个物流节点,即末端配逡逑送网点。逡逑货物在物流体系中的运转流程如图2-1所示。货物首先由各个供给点集中送逡逑至区域物流基地,通过初次分拣、装车后运送至区域内的各个配送中心,在配送逡逑中心再次分拣后运送至其覆盖范围内的各个末端网点,网点的工作人员再通过直逡逑接送货上门的方式将快件交给客户。特殊情况下,企业不设立末端网点,可直接逡逑由配送中心将快件送给收件人或送到自提位置。逡逑物流基地逡逑逦邋邋y逦逡逑J逦配送中心逡逑V逦逦逡逑末端网点逡逑逦逦逡逑^逦收件人逡逑图2-1快递配送流程图逡逑Figure邋2-1邋Flow邋chart邋of邋express邋distribution逡逑9逡逑

共同配送,网点,运作模式


2.3.2末端共同配送网点服务特点逡逑根据上述对末端共同配送网点的介绍以及网点运作模式的分析,可发现末端逡逑共同配送网点的服务具有以下特点:逡逑(1)直接和客户对接逡逑目前除了非实体的产品(如音乐、视频、电子书等),其它网购产品都是借助逡逑快递企业或电商企业的物流网络进行配送。末端共配网点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逡逑需要联系客户将货物交付到顾客手中,但是顾客经常会对末端配送提出新要求。逡逑如会存在着顾客因自身原因无法及时签收货物,需派件员将货物放到指定代收点逡逑或进行二次派送等情况。因此,末端共配网点工作人员需要与顾客之间形成良好逡逑的对接。逡逑(2)仓储要求低逡逑末端共配网点大部分存在于学校、写字楼、社区等件量高密度区域,服务范逡逑围小,以收派为主,无需集包。另外,电子商务配送的货物大部分是体积小、重逡逑量轻的衣服、文件、日用品等,货物周转速度快,因此仓储需求相较于其他的物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程;;中国快递运输量与货品价值测算[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2 路欢欢;晏绍庆;;基于共同配送的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探析[J];物流科技;2013年10期

3 张露方;徐杰;;共同配送模式在城市电子商务末端的应用探析[J];物流科技;2013年06期

4 杨建华;郭继东;马书刚;;城市物流配送系统的环境影响评估[J];城市问题;2012年12期

5 张戎;王镇豪;;城市配送末端节点布局双层规划模型及算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7期

6 郑称德;黄达;;客户需求驱动的多层物流网络选址规划模型与算法[J];系统管理学报;2009年02期

7 林芳;;一类双层多目标规划的解法[J];丽水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许婷;韩宝明;;多区域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的模糊聚类分析[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05期

9 应玫茜;多目标规划的理想点法[J];系统科学与数学;198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慧君;大型连锁超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李云龙;电商环境下城市末端共同配送网点选址—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3 丁欢;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多目标选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4 陈绍洵;电子商务模式下生鲜自提柜节点选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5 毛小寸;多类型快递末端自提点选址问题研究[D];北京物资学院;2017年

6 王启峰;基于B2C模式的城市末端配送网点选址双层规划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7 但鸿洁;考虑物流服务水平的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及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8 刘威;基于K-means及ERA的多配送中心选址优化[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9 黄涛;基于GIS的快递末端自提网点布局研究[D];长安大学;2017年

10 吴席;电子商务环境下快递物流网络选址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701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7701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e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