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CoVaR度量与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发布时间:2020-10-02 10:43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蔓延并席卷全球,给各国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带来了沉痛的打击。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巨大破坏力,使得人们开始认识到针对单个机构层面的监管,并不能反映整个系统层面的风险水平,因此监管理念逐渐由微观审慎变为宏观审慎。尽管监管理念发生转变,仍不能避免系统性风险事件频发的现状,就中国市场而言,极端金融事件如2013“钱荒”、2015年“股灾”等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有效度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如何识别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并对金融机构风险溢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首先采用AdrianBrunnermeier(2016)的CoVaR方法,以此度量我国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考虑到金融机构和金融系统间的动态相关关系,采用Engle(2002)的DCC-GARCH模型求解CoVaR。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宏观经济水平、微观公司特征两个方面共选取11个代理变量,同时也设置虚拟变量来表征机构类型,分析不同因素对风险溢出的影响。最后鉴于CoVaR方法存在的“顺周期陷阱”,按照AdrianBrunnermeier(2016)的思路本文构建了(?),旨在利用同期数据对金融机构未来的系统性风险进行预测。经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1)标准化处理后的(?),可以较好地对我国上市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进行排名,总体来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而银行系统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2)微观公司特征方面,杠杆水平、规模、股票波动率、β值等因素对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能力有显著影响,其中杠杆水平越高的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越大,这说明去杠杆的政策导向对防范系统性风险是有效的。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溢出能力较强,这正是金融监管需要注意的“太大而不能倒”现象。股票波动率、β值与系统性风险贡献显著负相关,说明平均风险状态下波动较大的金融机构风险溢出能力并不强,而那些较为稳定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才是金融监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行业虚拟变量的结果也表明,相对于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银行显著地具有更强的风险溢出能力。(3)宏观经济水平方面的结果表明,经济状况较好时金融机构的风险溢出贡献较小,经过逐步的风险积累进而在危机中爆发。所以直接将CoVaR指标作为金融监管工具,将会低估平静时期而高估危机期间的风险水平,进而加剧不良冲击的不利影响(AdrianBrunnermeier,2016)。本文选取银行类金融机构,利用宏观经济、微观公司层面共11个代理变量,对金融机构滞后的标准化前项(?)建模,构建前瞻性风险指标前项(?)。结果表明前项(?)与同期(?)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同期(?)较小而前项(?)相对较大,较好地表征了平静时期的风险积累现象。因此根据前项(?)指标进行宏观审慎的风险监管是逆周期的,可以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贡献进行预测和管理。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832;F224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滞后变量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第 4 章为金融机构 CoVaR 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给出宏观经济、微观公司层面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及描述性统计,然后给出 CoVaR 与滞后变量的回归结果,最后根据回归结果构造前项 ,以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进行预测。第 5 章为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并给出本文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展望。在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本文的技术路线如图 1-1 所示:时间维度:系统性风险的历史变化

序列,序列,类金,证券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图 3-1 中展示了 6 家金融机构的历史收益序列,分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中的工商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招商银行、城商行中的北京银行,证券类金融机构中的中信证券,信托类金融机构中的陕国投 A,保险类金融机构中的中国平安。可以看出金融机构收益序列存在较大的波动聚集现象,在 2008 年金融危机、2016 年“股灾”以及 2018 年股市动荡期间,这种波动聚集更为明显。

CoVaR度量与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


008年初VaR_99%和ΔCoVaR_99%对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定核;;关于加快重庆民营金融机构发展的建议[J];新重庆;2013年02期

2 笪咏胜;;银行业金融机构降成本难点[J];中国金融;2019年22期

3 王子鸣;周瑜;;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美国农村金融机构比较分析[J];农家参谋;2019年01期

4 谢地恩;;县级农合金融机构改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年12期

5 中国人民银行法兰克福代表处课题组;;英国若无协议脱欧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J];国际金融;2019年02期

6 宋湘燕;赵兰兵;;美国社区发展金融机构借鉴[J];中国金融;2019年08期

7 王碧琦;;全国各地区金融机构贷款排名[J];决策;2019年04期

8 侯佳悦;张婷婷;;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究[J];南方农业;2019年26期

9 胡春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J];江西农业;2019年18期

10 赵新烁;段清伟;杨海芬;范倩倩;;河北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方金融;201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敖希颖;;我国引入金融机构自救工具的必要性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九辑)[C];2017年

2 王兆星;;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与退出机制[A];《IMI研究动态》2015年合辑[C];2015年

3 匡薇;;分析利率市场化给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带来的冲击[A];2016年第一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2016年

4 涂永红;;发展离岸市场应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合作[A];《IMI研究动态》2014年合辑[C];2014年

5 周良英;马恩待;;浅谈金融危机下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控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6 ;第二十一章 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防范[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2卷)[C];2001年

7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法律事务处课题组;王宝刚;张立先;马运全;荆伟;陈晨;;问题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研究[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8 ;甘肃省金融机构开展2002年爱护人民币反假人民币宣传周活动[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9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姚枝仲;;对《金融机构退出机制研究:南方证券接管案》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徐潇 蔡江伟;国内量化投资发展空间巨大[N];证券时报;2013年

2 记者 左翰嫡 刘廷飞;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抗疫信贷超5370亿元[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

3 记者 黄景莲;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82.4亿元[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9年

4 记者 马苗;驻昆金融机构最大程度缓解企业困难[N];昆明日报;2020年

5 本报记者 崔吕萍;联合抗“疫”:企业农户金融机构协力突围[N];人民政协报;2020年

6 记者 谭卓雯;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N];广西日报;2020年

7 本报记者 郝飞;农村金融机构 营销理财业务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N];农村金融时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崔吕萍;战疫情,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行动![N];人民政协报;2020年

9 本报记者 王鑫昕 实习生 甘球;成都团组织助创业大学生融资逾亿元[N];中国青年报;2012年

10 吕小羽;“占领华尔街”:经济转折点?[N];科学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冬;网络视角下金融机构尾部风险传染效应和系统重要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2 刘昌菊;中国产融结合效率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年

3 武丽娟;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双重目标兼顾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4 郭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5 王信;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6 檀江来;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杨洋;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王继权;现代产融结合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9 甘时勤;论西部大开发中的金融支持[D];四川大学;2004年

10 陈敬学;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赛乐;CoVaR度量与我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许梦雪;莱芜市财政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

3 陈志帮;金融机构接管法律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4 朱文寅;新金融机构非现场监测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5 苏洋;淮安市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6 郭晨娟;我国证券公司的系统重要性评估及其监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7 李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服务对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年

8 陈璐;我国商业银行同业存单业务套利的风险分析及监管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2018年

9 谷h

本文编号:2832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32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e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