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能源效率评价——基于CCR-BCC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的DEA-Tob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工具和方法
(一)DEA-Malmquist指数分析模型
(二)Tobit回归模型
四、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五、实证分析
(一)基于CCR-BCC模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静态评价
(二)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动态分解
(三)中国与中亚五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Tobit回归分析
1. Tobit回归模型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2. Tobit回归模型设定及实证分析。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英国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取向[J];中国能源;2001年02期
2 李上鹤;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提高能源效率的探讨[J];广西电业;2002年07期
3 朱成章;;能源效率及其计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3期
4 ;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J];上海节能;2007年03期
5 孙鸿年;;企业能量平衡——通向强化能源效率的必由之路[J];宁波节能;2007年01期
6 ;能源效率——美国加州最优先的资源[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年04期
7 江皓;;基于面板模型的跨国能源效率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6期
8 滕玉华;;技术进步与中国能源效率研究文献综述[J];商业时代;2009年27期
9 冯明;吴开;;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2010年01期
10 李峻;张晟;邓仕杰;;能源效率研究综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清华;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时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8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奇斌(Zhu Delon);工业节能:食品、饮料和牛奶行业中新业务评估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2 巩芯仪;环境约束下的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高秀革;河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4 谢秀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比较[D];暨南大学;2015年
5 刘昌林;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佳妮;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文雪;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潘哲;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9 孙靖;中国区域建筑业能源效率测度与评价[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10 韦文雪;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496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49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