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23:12
   在移动商务环境中,移动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开发出种类繁多的服务,移动支付作为一种新兴支付工具,推动了一种全新的支付理念和潮流的发展,其所具有的高效、快捷、无处不在的运行特征提升了移动商务业务服务质量和水平。然而,Gartner公司201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虽然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和用户绝对数量有很快的增长,但目前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比例还比较低。众多研究者认为,消费者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接受和使用移动支付的关键因素,因而消费者感知风险的研究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从上个世纪60年代就有学者展开了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相关研究,但由于感知风险概念体系所具有的复杂性,该领域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感知风险的度量理论需要进一步扩展,有必要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对消费者感知风险作用机理和动态变化特征以及评价方法进行以系统全面地研究,并提供实证检验等等。 本文以移动支付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风险偏好的移动支付消费者行为意向研究模型,移动商务消费者感知风险管理模型、描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支付模式以及消费者感知风险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研究模型,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评价模型,展开对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作用机理、度量理论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以典型的电子钱包移动支付模式为原型,对移动支付系统的体系架构、业务流程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明确了研究对象的概念特征,为后续研究奠定技术基础。接着,基于感知风险理论和技术接受模型,从个体消费者视角构建了基于消费者风险偏好的移动支付消费者使用行为意向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感知风险对移动支付行为意向有着显著影响,而消费者风险偏好并不显著影响移动支付的消费者行为意向;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引进主观概率和效用函数分析工具,以基本假设为前提条件,本文提出了基于风险偏好的消费者感知风险度量模型,对感知风险的基本度量理论进行了扩展。 其次,基于权变理论和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并结合风险管理的基本观点,构建了移动商务消费者感知风险管理模型,为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作用机理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描述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支付模式以及消费者感知风险因素相互影响作用的研究模型,开展对消费者感知风险的动态变化和作用机理的实证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设计感知风险测量量表;并运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证实了消费者感知风险在支付决策不同阶段中的动态变化和影响作用关系。 最后,根据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和现有文献对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因素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构建了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和实证研究方法,展开对移动支付消费者感知风险的评价模型研究;并采用模糊关系方程确定感知风险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感知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应用实例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检验。
【学位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224;F713.36
【部分图文】:

系统架构,贷记


除手机 SIM 卡与移动通信前置的通信是采用移动数据短信通信技术外,其它圈存交易过程均符合银联技术规范。图3-1 移动支付系统的系统架构图3.2.2 移动支付系统结构要素组成(1)PBOC2.0 技术PBOC2.0 包含了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应用、借记和贷记应用、非接触式卡接口规范、电子钱包扩展应用指南、借记和贷记个人化指南共五个部分的内容,涵盖了国内消费支付领域中的基本需求。PBOC 借贷记规范和 VISA 的 VIS 规范、MASTERCARD 的 M/CHIP 规范都是基于 EMV LEVEL2 之上的芯片卡规范,使之具有国际通用的技术基础,为银行在发卡、收单方面进行整体芯片卡迁移、拓展技术业务领域奠定了坚实基础。PBOC2.0 规范中,脱机消费的安全性依赖于中国银联非对称密钥保障体系。同时,芯片卡和发卡行后台可以进行主动地联机密文认证,以确保发卡行后台、芯片卡的合法性,基本杜绝伪造卡的可能性。PBOC2.0 技术方案的整体框架包含核心端、渠道端和个人化端三个组成部分,其中核心端是技术方案的专职服务区

示意图,正常交易,账户,流程


或贷记账户和电子钱包账户进行关联,非指定账户圈存时则无此要求。空中指定账户圈存的正常交易处理流程如图 3-2 所示。图3-2 正常交易处理业务流程示意图空中指定账户圈存的正常交易处理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如下。(1)用户通过STK菜单选择PBOC指定账户圈存菜单、输入圈存金额;(2)持卡人验证方法采用联机PIN码,并强制向PBOC应用请求联机密文,在得到联机密文后将联机密文、联机密文相关数据组织成符合STK平台规定格式的报文通过STK应用向STK平台发起指定账户圈存请求;(3)STK平台转换报文格式,组织发送指定账户圈存交易请求报文给移动支付平台;

示意图,脚本,业务流程,处理结果


指定账户圈存、非指定账户圈存、现金充值)包含发卡行脚本时,受理方需要将卡片执行的脚本结果立即通知到发卡方,发卡方根据通知的结果,进行适当处理。空中指定账户圈存的脚本处理结果通知流程如图3-3所示。图3-3 脚本处理结果通知业务流程示意图空中指定账户圈存的脚本处理结果通知业务流程的主要步骤如下。(1)PBOC2.0 SIM卡接收到圈存交易结果应答后,组织发送脚本结果处理通知加密报文到STK平台;(2)STK平台转换报文格式,组织发送脚本结果处理通知报文给移动支付平台;(3)移动支付平台将交易结果返回STK平台;3终端是为完成金融交易而在交易点安装的设备,包括接口设备,也可包括其它部件和接口,例如与主机通讯的接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忱;吴丽花;;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突发风险评价模型[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朱阁;敖山;戴建华;李忱;;手机移动支付的价值接受度模型及实证[J];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孙滢悦;陈鹏;;区域旅游资源灾害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8期

4 贾业明;汪明武;陈光怡;;基于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耦合的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模型[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董大海,李广辉,杨毅;消费者网上购物感知风险构面研究[J];管理学报;2005年01期

6 林维;周丽莎;;ASP平台下的动态联盟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测控技术;2010年09期

7 朱天星;于立新;田慧勇;;商业银行个人信用风险评价模型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8 段钢;蒋杉杉;唐芙蓉;;移动支付使用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9 王平;朱帮助;;企业自主创新项目风险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10 谢立本;;对高校银行贷款额度控制与风险评价模型的探讨[J];肇庆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57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57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