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2:16
   锡林郭勒盟牧区地处祖国正北方,是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重要生态屏障。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肩负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维护草原生态环境,吸纳牧区剩余劳动力,促进民族和谐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锡林郭勒盟牧区具有文化多样性、生态多样性、资源多样性的人文和自然地理特点。特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以及特殊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使得锡林郭勒盟牧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农业地区,锡林郭勒盟牧区要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差异性城镇化模式。作为集边疆、生态脆弱和少数民族几重特点的地区之一,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始终要坚持把实现经济、生态安全以及社会同步发展作为其城镇化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因此,本文以此为研究的出发点,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和逻辑推理等方法,从以下主要几个方面对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开展研究:一、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发展基础与特征。对锡林郭勒盟牧区推行城镇化发展基底条件和城镇化特征进行介绍和分析;二、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的驱动力和制动力。解析了推动和制约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三、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评价。对锡林郭勒盟过去牧区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四、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的发展模式研究。结合前面的分析,提出几种关于锡林郭勒盟牧区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模式是城镇化驱动力与牧区自身的特殊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来看,政府调控和主体行为是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推进的主要动力。同时,锡林郭勒盟牧区以资本密集的重工业和资源密集的产业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其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但由于“资本排斥劳动”的内在机制导致牧区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严重不足,没有为牧区城镇化提供必要的就业条件。这即导致城镇对劳动人口吸纳能力不强,又不利于锡林郭勒盟草原牧区健康持续发展。此外,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存在自我发展的能力还不足,城镇产业发展拉力没有成为其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存在城镇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带动作用不充分问题。由于锡林郭勒盟牧区区位条件的劣势,草原资源的重要的生态作用,人口密度低,人口资本存量低、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不协调以及第二、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较弱等客观因素制约着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选择。(2)锡林郭勒盟牧区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效益明显下降,城镇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逐渐增强,但带动能力整体不强,不同区域的城镇化对经济增长带动能力差异明显。锡林郭勒盟牧区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明显不足,这说明城镇化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促进经济增长还有待时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经是城镇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瓶颈性问题。(3)依托于丰富的矿产资源,锡林郭勒盟牧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沿袭的粗放式路径破坏了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锡林郭勒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依然处于低水平的协调发展状态,传统的城镇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完全改变,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作用较大。同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处于勉强持续阶段,过去长期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城镇化,已经给锡林郭勒盟积累了严重的环境问题。(4)从实地调查来看,锡林郭勒盟牧区在推行城镇化的过程中,牧民的融入过程和政府的接纳过程并没有做好有效衔接。牧民融入层面,大部分进城牧民主要从事着低技能的职业,收入过低,缺少社会保障让进城牧民难以在经济层面上融入到城市生活。心理上大部分移居城镇的牧民对于现阶段的自我认同还停留在牧民或者牧民与市民之间,并没有因为搬到城镇居住就认为自己是市民,并且大部分人认为以后要回到牧区生活。(5)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的模式要服务于城镇化的不同功能,从经济发展的角度锡林郭勒盟牧区各地的城镇化模式主要有边贸口岸型小城镇,以西部荒漠草原区为主、旅游驱动型小城镇,以南部农牧交错区为主、畜牧业产业化型小城镇,以东部典型草原区为主;从生态安全的角度主要有中心集聚型城镇和限制开发型城镇,中心集聚型城镇以中部典型-荒漠草原过度区锡林浩特市为主,限制开发型城镇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作为城镇建设和布局的指导依据;从促进牧民社会融合的角度主要有综合服务型城镇,以各旗县的县域中心城镇地区为首选。
【学位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99.27;F326.3
【部分图文】:

地理位置,牧区,城镇化发展,锡林郭勒盟


盟牧区城镇化发展基础与特征化的基础背景条件牧区属于典型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独特之处。同时,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的基础条件。因此,综合考察锡林郭勒盟牧区是研究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发展及其模式的先件牧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具有典型的集殊的位置背景使其区位条件具有诸多特点。因区位条件特征,文章主要从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件进行了深入的综合分析和讨论。

分布情况,锡林郭勒盟,牧区,河流


母、萤石、石灰石、花岗岩、玛瑙、石膏等。田穿越锡林郭勒盟 10 个旗市,总面积 10 万平去的 10 年间,锡林郭勒盟牧区依靠丰富的矿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但同样带来严重的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是春秋少雨干旱 140-400 毫米之间,年平均蒸发量达到了 170勒盟地表水系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全盟70 余个,总面积 500 平方公里,境内河流主水资源总量为 34.92 亿立方米,可利用水资源水可利用量为 3.98 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量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分布影响了锡林郭勒盟产业盟的城镇化进程必须考虑水资源的承载量。

分布情况,锡林郭勒盟,牧区,景区


图 3-3 锡林郭勒盟牧区景区分布情况 图 3-4 锡林郭勒盟牧区旅游业总收入3.1.3 生态环境条件刘燕华把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均 350 毫米降雨量保证率大于50%,年均 400 毫米降雨量保证率小于 50%,干燥度在 1.5-2.0 的区域定义为脆弱生态环境[70]。而锡林郭勒盟牧区年平均降水量在 140-400 毫米之间,年平均蒸发量达到了 1700-2700 毫米,干燥度均在在 4.0 以上。因此锡林郭勒盟牧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志琼;陈勇;徐开富;陆勇;马莉;;加快阿坝州牧区跨越式发展研究[J];阿坝科技;2011年02期

2 杜永智;王实甫;;振兴牧区经济加强税收工作[J];税务研究;1987年04期

3 苏爱天;;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闻书香——牧区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7年26期

4 王富强;;乌兰夫发展牧区经济思想及其启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4年01期

5 王富强;;乌兰夫发展牧区经济思想及其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郭伦;;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问题探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30期

7 王有星;金戈;;试论乌兰夫牧区经济工作思想[J];满族研究;2007年03期

8 艾云航;抓住西部开发机遇 加快牧区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2000年07期

9 艾云航;抓住机遇 加快牧区经济发展[J];甘肃农业;2000年03期

10 艾云航;抓住机遇,加快牧区经济发展[J];中国动物保健;200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斯琴毕力格;内蒙古牧民增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谢双红;北方牧区草畜平衡与草原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3 魏虹;五大牧区草畜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4 张振敏;内蒙古牧区生态减贫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文;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2 石文霞;城市与农牧区蒙古族家庭人力资本投资比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年

3 马灵芝;锡林郭勒盟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4 张素丽;锡林郭勒牧区聚落空间特征及驱动力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年

5 李操;乌兰察布市农村牧区危房改造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8年

6 切吉卓玛;社会工作培育牧区互助组织的个案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8年

7 拉毛才让;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8年

8 谢浩;内蒙古四子王旗干旱牧区贫困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9 那钦;锡林郭勒盟牧区养老保障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10 王美臣;少数民族农牧区贫困治理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600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600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f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