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经济带江南段城市房价空间效应研究
【学位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99.23
【部分图文】:
以下城市:北京、天津、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其中南京、无锡、苏州、杭州四个城??市主要聚集在江南运河。根据2012至2016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苏州统计年鉴、无锡统计??年鉴,以上六个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占各城市年末GDP比例如图1.1。除北??京外,各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占各城市年末GDP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北京虽然??呈下降趋势,但其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仍占15%以上比例,说明??
2016年各城市房价关系矩阵代入UCINET?(UCINET是一款网络分析集成软件,其中包??括一维与二维数据分析的NetDraw,可方便直观地处理多个网络节点间的关系),利用??NetDraw可绘制出图3.1,图3.2。??,/镇、?觀??X.?^?:翁?a??y?m?¥?锡’、‘??图3.1?2011年江南运河沿线城市房价空间联系图?图3.2?2016年江南运河沿线城市房价空间联系图??根据2002至2016年间各年度城市房价空间联系图,江南运河沿线8个城市的房价存??在空间上的相互交错的联系,每个城市可以直接影响某个城市房价,也可以通过其他城市??间接地影响某个城市房价。如2016年,苏州房价可以直接影响南京房价,也可以通过网??络关系先影响镇江房价,继而影响南京房价。这种相互交错的房价空间联系形成了区域内??房价空间关联网络。根据绘制结果,2002年至2016年各城市房价网络关系图在不断变化。??2011年前,杭州是江南运河沿线8个城市中的房价联系中心,其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数量明??显高于其它城市的联系数量
据整体网络密度测算结果,自2002年以来,江南运河沿线8个主要城市间房价虽??系,但联系密度总体趋势呈现下降趋势。2003年,网络密度是15年间最大值,说??市房价联系在2013年最紧密,城市群内部相互影响的城市关系数量最大,即相对??年份,某城市房价变动会在区域内直接与间接影响城市数量最多。其次,2004年、??年城市房价间的联系密度出现波谷,而在2008年、2012年,城市房价联系密度出现??,无论是波谷还是波峰都恰好与该年房地产政策紧密程度切合。2004年被称为房地??年,该年度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从此调控政策如影随形,而城市??系却随着政策收紧而变紧密。2008年,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放松了对房地产市??宏观调控,而城市间的房价联系密度却随着政策的放松而逐渐降低。2010年,各地出??政策,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进一步收紧,此时各城市房价联系密度逐步上升。2012年??三年收紧调控以来的首次降息,此后,调控政策呈现宽松状态,而城市间房价联系??呈现出逐步下降状态。每个波峰或波谷与房地产调控政策节点的契合,说明房价调??与城市房地产市场间的联系息息相关,调控政策紧则城市房价联系程度强,调控政??则城市房价联系程度弱。??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宗斌;汤子玉;辛大楞;;城市化与城市规模对中美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年12期
2 梁倩;;我国城市规模划定标准将改[J];中国建设教育;2013年04期
3 李亚军;;城市竞争力及模型设想[J];英才高职论坛;2005年01期
4 李琪;邓倩;钟超;;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袁勇;;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破解“城市病”“智慧城市”需要哪些智慧[J];商讯;2018年16期
6 龙瀛;文爱平;;龙瀛:收缩城市,应多些顺势而为,少些逆势而上[J];北京规划建设;2019年03期
7 鞠方;李文君;于静静;;房价、城市规模与工资性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2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9年05期
8 李力行;申广军;;金融发展与城市规模——理论和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9年03期
9 胡尊国;王耀中;尹国君;;选择、集聚与城市生产率差异[J];经济评论;2017年02期
10 黄燕芬;杨宜勇;;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六大要素[J];中国经济报告;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怀斌;城市河流径流演变规律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
2 朱海伦;智慧城市政策量化与网络结构研究:基于隶属联系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年
3 马静;中国创新型城市识别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7年
4 刘永亮;城市规模经济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5 孙淼;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吕力;产业集聚、扩散与城市化发展[D];武汉大学;2005年
7 章亚南;城市路边泊车行为与管理政策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8 马瑞华;城市品牌与城市竞争力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余守文;体育赛事产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金怒江;美国城市经理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胜昌;城市地下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2 周昊峰;京津冀地区产业集聚对房价的非线性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崔洁;基于多模式可达的城市外围轨道站点衔接规划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4 李梦醒;GUSE理论框架下的城市与人类发展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5 陈梓逸;宣传片《杭州》与《看见不一样的上海》的城市形象建构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6 丁金亮;南宋初期城市防御研究[D];河南大学;2019年
7 蔡思宁;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视域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9年
8 罗威;国家高新区设立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年
9 王瑞方;大运河经济带江南段城市房价空间效应研究[D];扬州大学;2019年
10 张静;《数字与智慧城市》(第六章)翻译实践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616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6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