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要素解析——以马鞍山市为例
【部分图文】:
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水平是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标志,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2008—2018年马鞍山市各镇域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度均值及其协调发展类型(表3)。10 a间耦合协调度均值由0.383 2增至0.502 4,保持连续上升的趋势,由2008年的中度失调阶段逐步过渡至2018年的低度协调阶段。随着资源型城市更新迭代的步伐加快,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呈现愈加紧密的协调发展态势。依据耦合协调度所处水平可将其大致分为3个阶段:(1) 2008—2009年处于(0.3,0.4]的中度失调阶段,国土开发与生态环境接近无序发展,且二者自身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导致耦合协调性差。(2) 2010—2015年,二者耦合协调度有所提高,上升至(0.4,0.5]的轻度失调阶段,该阶段马鞍山市注重整体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开发强度持续上升,以主体功能区控制、新型城镇引入与经济社会品质要求等新时代理念引领高质量国土空间开发的趋势愈加显著,两系统的互动结构也不断趋于合理,二者耦合协调性取得明显成效。(3) 2016—2018年逐渐步入(0.5,0.6]的低度协调阶段,随着矿产资源产业转型步伐加快,生态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在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下,“因钢立市”到“以港兴城”的战略转移以及长江(马鞍山段)“1515”基准线的划定,使得国土开发规模扩张减缓,集约利用程度增加,国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同之势增强。表3 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耦合协调发展类型 项目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LD 0.2156 0.2371 0.2548 0.3054 0.3728 0.4319 0.4754 0.4915 0.5151 0.5234 0.5386 RE 0.4202 0.4215 0.4305 0.4424 0.4534 0.4609 0.4665 0.4698 0.4764 0.4831 0.4895 D 0.3832 0.3957 0.4225 0.4400 0.4579 0.4679 0.4956 0.4984 0.5001 0.5007 0.5024 耦合协调等级 中度失调 轻度失调 低度协调
通过对两者耦合协调类型发展态势的基本研判,为更好地解析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进程及内在联系,结合表3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根据图2曲线可知,耦合协调度呈现迅猛增长阶段Ⅰ(2008—2014年)与稳步增长阶段Ⅱ(2015—2018年)“两段式”演化路径。第Ⅰ阶段,耦合协调度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4.89%。马鞍山市依托自身资源禀赋以政策优势,着重发展以资源能源为核心的城市产经体系,借助土地扩张、人口集聚与产业带动,实现国土开发强度的快速提升,然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隐患随之而来。第Ⅱ阶段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保持良好的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0.34%。该趋势显现出样本城市由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工矿资源型城市逐步向绿色生态、智慧共享的可再生型城市转变,国土空间更加注重系统化、精细化开发,环保治污力度空前,两者自身综合水平也在日益提升,协同效应愈趋良好。这与“十三五”以来,“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生态文明体系推行等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观密切相关。2.3 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镇域空间耦合特征
为进一步细化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空间耦合特征,采用3个时间节点各镇域的耦合协调度数据,绘制耦合协调类型的空间梯度演化图(图3)。整体上看,马鞍山市国土开发强度与生态承载力的耦合协调水平呈现出中部高两侧低的空间分布梯度,具体类型分为:(1) 中度协调型。全市仅有主城区达到中度协调状态,凭借区位、政策的相对优势,更易吸纳社会投资,扩大城市土地规模,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效益,且作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地区,环境保护工作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2) 低度协调型。由长江(马鞍山段)沿岸向中部重点城镇发展轴上延展,3个年份镇域数量占比分别为2.78%,19.44%,47.22%,且大多由轻度失调类型演化而来,预示着整体朝着良性方向发展。(3) 轻度失调型。2008年、2013年、2018年分别有11个、26个、18个镇域,主要分布于含山县、和县以及当涂县南部镇域,该地区未来主导战略的精准定位是资源型城市破解当前困境的关键所在。(4) 中度失调型。2008年镇域数量较多,主要以鸡笼山保护区及石臼湖湿地为核心向周边扩散,至2013年,仅有石杨镇、年陡镇与善厚镇,地域生态敏感性较强、城镇空间难扩张等是限制两者协同发展的重要原因。2.3.2 耦合协调水平的空间聚类格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萍;;资源型城市生态承载力时空差异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01期
2 张雪梨;何如海;;安徽省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05期
3 刘峰;张运;顾长梅;徐升;;基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安徽省资源环境公平性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4年06期
4 王洪涛;陈洪侠;;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供给改革[J];辽宁经济;2016年10期
5 官冬杰;苏印;左太安;苏维词;;贵州省毕节市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动态变化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6 刘峰;阚瑷珂;李国明;卢海滨;;工业园生态化推进的西部典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攀枝花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2年01期
7 曾万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大同市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01期
8 魏合义;刘学军;陈晓刚;刘金;;景观资源整合背景下生态承载力研究综述[J];鄱阳湖学刊;2019年03期
9 阮小春;朱红梅;张健;言含;;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进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17期
10 田红娜;;基于创新主体引导的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营建模式[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陈燕;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旅游业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艳;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陇川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云南大学;2019年
3 张锋;资源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峰;资源型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王若菊;我国资源型城市棕地问题发生机理及激活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钟小欢;基于共生理论的资源型城市向旅游目的地转型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61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61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