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NES耦合模型的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以大邑县为例
【部分图文】:
土地生态评估技术路线图
研究区2010年障碍度最大的是植被指数,为15.58%;其次为地形位指数、气象灾害风险等级,障碍度分别为9.12%,7.35%。2016年障碍度最大的是植被指数,为15.06%;其次为河网密度、地形位指数,障碍度分别为11.66%,9.21%;2010—2016年障碍度变化最大的是人均耕地面积,为0.85%。3.4 土地生态状况综合分析
图1和图2显示,大邑县的土地生态状况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总体上西部山区优于东部平原区,东部平原区优于中部低山丘陵区。黑水河中上游流域、江河上游流域和斜江河上游流域的生态状况优良,平原区东部和南部优质耕地集中连片区的生态状况良好;生态状况较差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极高山区、西部山区的城镇和工矿周边、中部山区的人口密集区和陡坡耕地集中区、东部平原城镇周边和交通沿线。总体上,研究区2016年的土地生态指数较2010年略有增加,高值没变化均为0.68,低值区域明显增大,这说明该区域土地生态状况总体上良好,近几年的土地生态状况有所提高,尤其是生态状况较差的区域改善明显。该结果通过表4也可以看出,土地生态状况良好的I等区和II等区面积增加,范围扩大;土地生态状况处于中等水平的III等区面积稍有减少,基本趋于稳定;土地生态状况较差的IV等区变化较大,面积占比减少了3.26%,土地生态状况最差的V等区范围也略有减少;这进一步说明该区域的土地生态状况总体上是有所改善的,这在实地调研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印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宁丽;张红方;张合兵;司朝霞;;基于熵权TOPSIS法的耕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格局及主控因子分析——以河南省新郑市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15年08期
2 宋劲忻;温庆忠;华朝朗;陶晶;余昌元;;云南省湿地生态状况评价[J];湿地科学;2015年01期
3 彭慧;昌亭;薛红琳;戴靓;;土地生态评价研究综述[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年06期
4 黄森旺;李晓松;吴炳方;裴亮;;近25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土地退化及驱动力分析[J];地理学报;2012年05期
5 孟庆香;张宏磊;吴晶晶;张扬扬;;遂平县褚堂乡土地整治后的土地质量评价与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张蕾娜;刘芳;;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研究——以山东省章丘市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年06期
7 王才军;游泳;左太安;孙德亮;;基于熵权灰色关联法的岩溶石漠化区土地质量评价——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8 杨月圆;王金亮;杨丙丰;;云南省土地生态敏感性评价[J];生态学报;2008年05期
9 李智国;杨子生;;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年12期
10 余万军;吴次芳;;基于生态足迹和农业生态区域法的土地人口承载力比较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鹏山;农田系统生态综合评价及功能权衡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雨泽;黄贤金;朱怡;李焕;;基于粮食安全的长江经济带土地人口承载力评价[J];土地经济研究;2015年02期
2 张丽娜;谭伟福;;广西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5年04期
3 姜军海;邵红红;李锐;王砚彬;金祎璇;;基于熵权与变权的火力发电厂选址评价[J];工业建筑;2015年12期
4 陈赛赛;孙艳玲;杨艳丽;王中良;;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年12期
5 郑华伟;张锐;孟展;刘友兆;;基于PSR模型与集对分析的耕地生态安全诊断[J];中国土地科学;2015年12期
6 岳德鹏;李宁;;土地评价与管理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年11期
7 于潇;韩伟;郧文聚;吴克宁;魏洪斌;杜国明;;三江平原典型国营农场土地生态安全演变研究——以洪河农场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年05期
8 李登科;范建忠;权文婷;;陕西省植被退化及其驱动因素分析[J];生态学杂志;2015年10期
9 蒋大林;曹晓峰;匡鸿海;蔡满堂;黄艺;尹春燕;;生态保护红线及其划定关键问题浅析[J];资源科学;2015年09期
10 亚库普·约麦尔;阿里木江·卡斯木;;基于遥感数据的喀什市生态因子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5年2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玉;半干旱区草地自然恢复的地上—地下生态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8年
2 庄元;半干旱区城市地表覆盖时空特征及其对地表温度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文;李梦迪;梁晨;诸葛海锦;;湿地恢复若干问题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4年07期
2 裴欢;魏勇;王晓妍;覃志豪;侯春良;;耕地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3 任平;洪步庭;周介铭;;长江上游农业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空间特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2期
4 赵宏波;马延吉;;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生态安全的时空格局及障碍因子——以吉林省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02期
5 张锐;郑华伟;刘友兆;;基于PSR模型的耕地生态安全物元分析评价[J];生态学报;2013年16期
6 张锐;刘友兆;;我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7期
7 郝文渊;李文博;王忠斌;尼玛曲珍;;西藏拉萨河谷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8 戴靓;姚新春;周生路;彭慧;吴绍华;朱青;周华;易昊旻;;长三角经济发达区金坛市土地生态状况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08期
9 张安;孙福军;贾树海;郑丽红;栾广宇;;GIS在县域耕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以凌源市为例[J];土壤通报;2013年02期
10 高兴国;王磊;齐代华;陈家德;王世敏;张福生;;基于PSR模型的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大山包湿地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彦清;网格环境下基于多尺度指标体系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2 黄春;成都平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农田系统运行效益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郭伟;北京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遥感估算与景观格局优化预测[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郧文聚;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68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6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