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秸秆发电企业成本与补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5 14:06

  本文关键词:秸秆发电企业成本与补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进入平稳发展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能源供给不足、以环境换取发展等问题。而发展清洁能源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利用秸秆等农林作物进行发电,也成为了能源供给结构调整的发展领域。然而,尽管秸秆发电有着环保、经济、节能等诸多优点,如今的发展水平却差强人意,其原因主要在于秸秆发电企业的成本压力过大,受传统能源产业的电价政策影响,无法以电价收入的方式弥补成本缺口,同时相关的补偿机制不健全,因而无法充分发挥秸秆发电的优势,秸秆发电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其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本文从成本理论和补偿理论两个角度入手,以传统成本理论为基础,大循环成本理论为指导,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外部性原理,通过对秸秆发电企业的主要发电方式进行分析,结合秸秆发电方式存在的特殊性,找出了秸秆发电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因素;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理论,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建立起一套适用于秸秆发电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七个投入指标反映秸秆发电企业所存在的成本因素,结合所选取的CCR模型,以此对秸秆发电企业的投入-产出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研究以安徽HS秸秆发电企业为对象,依据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调研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整理,并运用DEA中CCR模型进行HS企业的投入—产出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而找出HS企业存在的未充分补偿的成本因素,由此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并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确定有效的补偿视角以及相应的补偿途径。通过对秸秆发电企业成本与补偿进行研究,从而找到有效途径缓解秸秆发电企业的成本压力,完善相关补偿机制,有助于推动秸秆发电方式的发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市场竞争,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所采用的相关研究方法,也对类似新能源企业的成本及补偿问题研究提供了借鉴;对于优化国家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秸秆发电 数据包络分析 成本因素 补偿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24;F426.61;F323.21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7
  • 1.2.3 研究评述17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17-20
  • 1.3.1 本文研究内容17-18
  • 1.3.2 本文创新点18
  • 1.3.3 本文研究方法18-20
  • 第2章 理论与方法概述20-30
  • 2.1 传统成本理论20-22
  • 2.1.1 成本的实质20
  • 2.1.2 成本的构成20-21
  • 2.1.3 成本的分类21-22
  • 2.2 大循环成本理论22-23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3-24
  • 2.4 外部性理论24-27
  • 2.5 补偿理论27
  • 2.6 数据包络分析法27-29
  • 2.6.1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27-28
  • 2.6.2 DEA的实施过程28-29
  • 2.6.3 DEA的优点29
  • 2.7 本章小结29-30
  • 第3章 秸秆发电企业现状及主要成本因素分析30-37
  • 3.1 三种发电方式流程简介30-31
  • 3.1.1 秸秆直接燃烧发电30
  • 3.1.2 秸秆混燃发电30-31
  • 3.1.3 秸秆气化发电31
  • 3.2 秸秆发电企业主要成本因素31-33
  • 3.2.1 燃料成本31-32
  • 3.2.2 生产期间直接发生的水电费用32
  • 3.2.3 职工工资及福利费32
  • 3.2.4 修理费32
  • 3.2.5 折旧费用32-33
  • 3.2.6 财务费用33
  • 3.3 现行政府补偿政策33-35
  • 3.4 采用DEA进行成本及补偿研究的适用性分析35-36
  • 3.5 本章小结36-37
  • 第4章 秸秆发电企业DEA模型选取及指标体系构建37-44
  • 4.1 模型选取37
  • 4.1.1 DEA模型37
  • 4.1.2 秸秆发电企业的特点及模型选取37
  • 4.2 CCR模型原理37-40
  • 4.3 秸秆发电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0-43
  • 4.3.1 指标体系确定的基本原则40-41
  • 4.3.2 评价指标的确定41-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CCR模型在秸秆发电企业中的应用研究44-52
  • 5.1 HS企业概况44
  • 5.2 企业相关指标数据整理44-47
  • 5.3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47-51
  • 5.3.1 对数据的综合阐述47
  • 5.3.2 对投入指标的改进分析47-50
  • 5.3.3 数据分析结论50-51
  • 5.4 本章小结51-52
  • 第6章 秸秆发电企业成本补偿方式52-56
  • 6.1 政府补偿52-53
  • 6.1.1 财政补偿52-53
  • 6.1.2 税收优惠政策53
  • 6.1.3 金融优惠政策53
  • 6.2 电价补偿53-54
  • 6.3 利益相关者补偿54-55
  • 6.3.1 项目补偿54
  • 6.3.2 技术补偿54
  • 6.3.3 特定对象补偿54-55
  • 6.4 本章小结55-56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56-57
  • 参考文献57-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黎明;;关于秸秆发电的采访调查(下)[J];国家电网;2007年09期

2 彭湘;;秸秆发电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S3期

3 张忠潮;王曼;孟蕊;;秸秆发电的问题与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2期

4 ;西安建大型秸秆发电厂[J];能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5 ;世界第一个玉米秸秆发电项目完成试运正式投产[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8年01期

6 高育红;;我国的秸秆发电[J];供用电;2009年01期

7 张钦;周德群;;江苏省秸秆发电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0年10期

8 崔和瑞;邱大芳;任峰;;我国秸秆发电项目推广中的问题与政府责任及其实现路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年01期

9 王文化;农村关注新能源河北将多建秸秆发电厂[J];中国乡镇企业技术市场;2004年11期

10 熊靓;;秸秆发电 中国起锚[J];中国科技财富;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军军;黄程鹏;董军;;秸秆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展望[A];福建省科协第六届学术年会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分会专刊[C];2006年

2 唐敏;曹晓峰;;秸秆发电技术及展望[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董志强;张劲松;;黄色秸秆发电厂燃料输送工艺系统的研究[A];2012全国散料装卸输送高峰论坛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朱明奕;孙立鹏;韩单恒;;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及秸秆发电的节能减排浅析[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李天;刘彦杰;;利用玉米秸秆发电供热可行性探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周春雪;;加快利用新型秸秆能源[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37分会场“生态经济与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分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能静;丹麦 秸秆发电创造“能源新童话”[N];市场报;2006年

2 记者 张琨;五年内建20个秸秆发电厂[N];深圳商报;2006年

3 葛和新邋翟慎良 宋晓华;软秸秆发电的幕后新闻[N];新华日报;2007年

4 蔡苓;软秸秆发电梦想成真[N];中国电力报;2008年

5 姜涛;我国首个软秸秆发电项目在江苏投入运营[N];大众科技报;2008年

6 汪洋邋特约记者 吴琳毅;新民引资2.8亿利用秸秆发电[N];沈阳日报;2008年

7 记者 高传立 通讯员 李丙海 鲍建立;大型秸秆发电项目落户丰县[N];徐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海霞;秸秆发电:庄稼地里“长”出新能源[N];长治日报;2010年

9 浩文;又一秸秆发电项目在襄垣破土动工[N];长治日报;2010年

10 原建军;我市将建四座秸秆发电厂[N];西安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曼;秸秆发电工程技术经济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08年

2 艾宁;秸秆发电相关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3 时在涛;河南省秸秆发电燃料供应系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闻雯;我国秸秆发电原料供应链成员间的博弈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5 房梦;秸秆发电企业成本与补偿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6年

6 张培远;国内外秸秆发电的比较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丁亮;射阳县秸秆发电的分布式秸秆储运系统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张姜涛;京能集团投资秸秆发电领域的战略研究与思考[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白宏明;秸秆发电的发展潜力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10 李杰东;N秸秆发电厂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秸秆发电企业成本与补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7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7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4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