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货量与快递代收站点加盟满意度的关系:基于个体门店的检验
发布时间:2020-11-16 14:50
以个体门店型快递代收站点为研究对象,考察站点提货量与加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基于对245份菜鸟驿站调查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随着代收站点提货量的增加,站点加盟满意度呈先增后减的倒U形变化规律,说明站点业务量确实存在"饱和"状态。进一步研究显示,关键加盟动机在站点提货量与加盟满意度的关系中发挥了调节作用,与追求间接回报的站点相比,追求直接回报的站点对加盟负效应的容忍度更大,其加盟满意度的变化拐点会推迟出现。因此,应根据站点资源许可及业务运行状况合理限制业务规模,同时还要引导社区商业机构重点追求直接回报,弱化间接回报预期,以维持更长久的代收参与意愿。
【部分图文】:
抛开具体形态来说,本文认为可根据投递履约过程是否需要中介支持,将快递末端配送模式划分为直接配送和间接配送两大类型,如图1所示。直接配送是指派送员将快递包裹直接投递至客户指定的地址,它可以保证投递时效,理论上具有最高服务水准,缺陷是快递员的投递成本高、投递效率低(吴鹏,2017)。在我国,直接配送实际上就是传统的送货上门,如果客户未能签收,则根据行业管理规定快递员需要安排二次复投。而在某些发达国家,直接配送还可以通过专属收件箱的方式实现(Hübner et al.,2016),这些专属收件箱有别于服务多个用户的快递自提柜,它们是特定客户的私有设施,与邮政信筒一样设置在客户住宅附近。间接配送是指快递员将快递包裹交给第三方临时保管,客户需要前往指定地点自行取件并完成签收手续。进一步,间接配送又可细分为直投和转投两种方式,其中大部分间接配送都是作为直接配送失败后的转投方案而存在。间接配送方式属于共同配送范畴,它的优点是节省了快递员的投递时间,缺点在于引入第三方后,快递产业链的协调难度增大,有时还会损害一部分客户的时效体验(郑兵,2008)。与直接配送相比,间接配送具有柔性优势,最有可能适应高增长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它是针对上班族细分市场重构末端配送流程的必然选择。按照中介载体的不同,间接配送可以细分为代收站点和自提柜两种类型。其中,代收站点又包含社区商业机构合作型和专业快递网点型两种,前者站点数量虽多,但包裹处理能力一般不如后者,两者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客户提货过程需要渠道工作人员协助、站点扩张快、建设成本低等。自提柜是指借助自助设备完成交付过程(1),具有便捷、保密和安全等特征,但是投资大且盈利慢。截至2019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自提柜已有40万组,但箱递率指标只有10%(2)。不考虑社区入驻费和运费投入,目前每组自提柜仅购置成本就达3万元左右,如果将自提柜作为未来间接配送的核心载体,产业界至少还需追加数百亿投资。现有自提柜服务商普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比如2019年市场占有率处于前两位的丰巢、中邮速递易亏损额分别高达7.81亿元和5.17亿元(3),重资产模式隐含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鉴于此,除非自提柜服务在盈利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否则其很难独立支撑起可持续的间接配送体系。从2020年5月发生的丰巢收费风波来看,大部分快递客户都对收费寄存存在抵触情绪,自提柜服务商要想扭亏为盈还有很长道路要走。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主打客户免费特色的代收站点在快递末端配送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假如代收站点提货量确实存在“饱和”状态,则意味着站点业务扩张对加盟满意度的影响兼具促进和抑制双重逻辑(如图2所示),它们的共同作用最终将导致二者呈非线性关系。促进逻辑是指站点提货量增大后,加盟代收平台的直接回报和间接回报也可能增长,包括物流佣金、主业消费和居民关系等都能从中受益,这些属于符合站点期望的加盟行为正效应,正效应的增加显然有利于提升加盟满意度。而抑制逻辑强调随着提货量的持续增长,超出站点预期的负效应也会出现,比如工作压力增大、业务纠纷频现、店铺坪效降低以及主业客户不满等,这些负效应将损害站点加盟满意度,严重时还会动摇持续加盟信心。加盟收益随着提货量同步增长是促进逻辑的推理关键。无论是从直接回报,还是间接回报来看,这种正向关系都是合理的。首先,高提货量一定能带来高直接回报。按照大多数平台的收益规则,站点每代收一件快递包裹即可获得一笔佣金收入。提货量增长后,代收快递包裹的佣金收入随之增加。站点发件的佣金回报更高,而这些发件主要来自提货人的退货业务。在我国,网购的退货成本较低(张圣亮 等,2016),因此平均退货率一直较高。显然,站点提货量越大,退货业务就越多,发件佣金也将随之增加。其次,高提货量还能产生高间接回报。社区服务业的经营范围与居家生活密切相关,商品与服务定价相对实惠,大量客户进店提货时,顺带消费的发生逻辑是客观存在的。有经验的站点经营人会主动介绍主业促销信息,以便获得更多销售机会。此外,间接回报还包括站点对周边居民关系的维护效果。随着提货量的增加,站点的公共服务属性更加明显,这有助于拉近站点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心理距离。即便客户提货时没有即兴消费,此后消费的可能性也会增大(郭馨梅 等,2014)。在社区商业场景中,融洽的居民关系能够提升门店经营绩效,这也是激发各类社区商业机构加盟快递代收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本文编号:2886358
【部分图文】:
抛开具体形态来说,本文认为可根据投递履约过程是否需要中介支持,将快递末端配送模式划分为直接配送和间接配送两大类型,如图1所示。直接配送是指派送员将快递包裹直接投递至客户指定的地址,它可以保证投递时效,理论上具有最高服务水准,缺陷是快递员的投递成本高、投递效率低(吴鹏,2017)。在我国,直接配送实际上就是传统的送货上门,如果客户未能签收,则根据行业管理规定快递员需要安排二次复投。而在某些发达国家,直接配送还可以通过专属收件箱的方式实现(Hübner et al.,2016),这些专属收件箱有别于服务多个用户的快递自提柜,它们是特定客户的私有设施,与邮政信筒一样设置在客户住宅附近。间接配送是指快递员将快递包裹交给第三方临时保管,客户需要前往指定地点自行取件并完成签收手续。进一步,间接配送又可细分为直投和转投两种方式,其中大部分间接配送都是作为直接配送失败后的转投方案而存在。间接配送方式属于共同配送范畴,它的优点是节省了快递员的投递时间,缺点在于引入第三方后,快递产业链的协调难度增大,有时还会损害一部分客户的时效体验(郑兵,2008)。与直接配送相比,间接配送具有柔性优势,最有可能适应高增长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它是针对上班族细分市场重构末端配送流程的必然选择。按照中介载体的不同,间接配送可以细分为代收站点和自提柜两种类型。其中,代收站点又包含社区商业机构合作型和专业快递网点型两种,前者站点数量虽多,但包裹处理能力一般不如后者,两者的共同特征主要包括客户提货过程需要渠道工作人员协助、站点扩张快、建设成本低等。自提柜是指借助自助设备完成交付过程(1),具有便捷、保密和安全等特征,但是投资大且盈利慢。截至2019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自提柜已有40万组,但箱递率指标只有10%(2)。不考虑社区入驻费和运费投入,目前每组自提柜仅购置成本就达3万元左右,如果将自提柜作为未来间接配送的核心载体,产业界至少还需追加数百亿投资。现有自提柜服务商普遍处于严重亏损状态,比如2019年市场占有率处于前两位的丰巢、中邮速递易亏损额分别高达7.81亿元和5.17亿元(3),重资产模式隐含的财务风险不容忽视。鉴于此,除非自提柜服务在盈利模式上取得重大突破,否则其很难独立支撑起可持续的间接配送体系。从2020年5月发生的丰巢收费风波来看,大部分快递客户都对收费寄存存在抵触情绪,自提柜服务商要想扭亏为盈还有很长道路要走。综上所述,本文认为,主打客户免费特色的代收站点在快递末端配送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假如代收站点提货量确实存在“饱和”状态,则意味着站点业务扩张对加盟满意度的影响兼具促进和抑制双重逻辑(如图2所示),它们的共同作用最终将导致二者呈非线性关系。促进逻辑是指站点提货量增大后,加盟代收平台的直接回报和间接回报也可能增长,包括物流佣金、主业消费和居民关系等都能从中受益,这些属于符合站点期望的加盟行为正效应,正效应的增加显然有利于提升加盟满意度。而抑制逻辑强调随着提货量的持续增长,超出站点预期的负效应也会出现,比如工作压力增大、业务纠纷频现、店铺坪效降低以及主业客户不满等,这些负效应将损害站点加盟满意度,严重时还会动摇持续加盟信心。加盟收益随着提货量同步增长是促进逻辑的推理关键。无论是从直接回报,还是间接回报来看,这种正向关系都是合理的。首先,高提货量一定能带来高直接回报。按照大多数平台的收益规则,站点每代收一件快递包裹即可获得一笔佣金收入。提货量增长后,代收快递包裹的佣金收入随之增加。站点发件的佣金回报更高,而这些发件主要来自提货人的退货业务。在我国,网购的退货成本较低(张圣亮 等,2016),因此平均退货率一直较高。显然,站点提货量越大,退货业务就越多,发件佣金也将随之增加。其次,高提货量还能产生高间接回报。社区服务业的经营范围与居家生活密切相关,商品与服务定价相对实惠,大量客户进店提货时,顺带消费的发生逻辑是客观存在的。有经验的站点经营人会主动介绍主业促销信息,以便获得更多销售机会。此外,间接回报还包括站点对周边居民关系的维护效果。随着提货量的增加,站点的公共服务属性更加明显,这有助于拉近站点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心理距离。即便客户提货时没有即兴消费,此后消费的可能性也会增大(郭馨梅 等,2014)。在社区商业场景中,融洽的居民关系能够提升门店经营绩效,这也是激发各类社区商业机构加盟快递代收平台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韦昌;雷玉洁;;具有非抢占优先站点的轮询系统顾客队长[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9年01期
2 张富;朱泰英;;校车站点及线路的优化设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年04期
3 代菡;徐根玖;李越;张云;杨子荀;;西安市公共自行车站点规划设计[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3年Z1期
4 周涛;王朝立;;单配送中心多站点的配送优化模型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5 王欢;胡静波;;基于二分图的宝鸡公交线路-站点网络建模及分析[J];电气自动化;2016年03期
6 宋晓龙,廉玉忠;一个多站点传送的密钥分发方案[J];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胡大伟;陈诚;郭晓汾;;带集货和配送的多站点VRP优化算法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年02期
8 陈刚;朱文辉;;连接主干道的多站点线路规划[J];大学数学;2013年02期
9 王思明,何春燕;一类逻辑环站点双态转移的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1年01期
10 宋灵宇;张雅荣;程晓晗;龙熙华;;最优站点问题的求解[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聂涔;基于站点对的公交竞合网络建模及复杂特性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吕金伶;SNA航空公司异地维修站点设置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李博川;两品种工件混流的多站点CSPS系统最优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886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86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