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与协调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23:23
   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与之相伴的资源要素趋紧和发展需求旺盛二者间的矛盾日益突显。统筹各类生产要素、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合理均衡配置,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其中建设用地的合理布局与高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用地需求,为区域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和要素保障,是释放区域发展空间、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提升城乡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土地利用转型为研究视角,基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长沙市2005-2015年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在显性特征方面,重点分析了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的数量结构、类型转移和空间分布等特征;在隐性特征方面,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研究期间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转型指数、效率转型指数和功能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在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作用关系,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指出长沙市在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显性特征方面。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的各利用类型中,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最大,城市和建制镇用地规模次之,工矿及特殊用地规模最小。研究期间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呈不断增加的态势,主要新增来源是农用地,主要减少去向是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引入土地利用类型相对变化率来定量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的区域空间差异,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的规模整体呈增长态势,其中中心各城区的增长速度普遍快于周边区(县、市)。(2)隐性特征方面。研究期间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型指数不断提高,其中中心城区的转型指数普遍高于周边区县,且二者间的差异有缓慢扩大的趋势。研究期间长沙市各区(县、市)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型水平存在差异,其中长沙县是全市结构转型水平最高的区域;芙蓉区是全市效率转型水平最高的区域;浏阳市的功能转型指数和综合转型指数在各区(县、市)中增幅最大,对应地是全市功能转型水平和综合转型水平最高的区域。(3)协调发展评价方面。引入基于靶心距的发展度评价模型,对长沙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沙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占据主导地位的城镇化子系统存在差异。进一步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作用程度,结果表明研究期间长沙市的整体耦合协调度D值介于0.4-0.8之间,处于中、低水平耦合协调阶段,同时中心城区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高于周边区(县、市)。(4)为推进城乡建设用地的集约高效与可持续利用,长沙市应严控建设用地范围,有效落实“多规合一”;完善增减挂钩政策,保障补充耕地的量足质优;总结改革试点经验,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资源;合理推进“人地钱”挂钩,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提升城乡发展品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学位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F299.23
【部分图文】:

柱状图,长沙市,柱状图,土地


2005 年、2010 年及 2015 年长沙市土地用结构柱状图 Histogram of land structure in Changsha (2005, 2010, 5-2015 年长沙市土地利用状况呈现以下三个断减少,建设用地占比持续上升。2005 年到284503 hm2减少至 278184 hm2,平均每年减少设用地的占比不断升高。其中,城市用地面,增长比例高达 91.72%;建制镇面积由 73积约为期初面积的 3.5 倍;村庄面积增加了 1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用地比例较为稳定。研、草地、河流、水库、滩涂及风景名胜等在平,2005 年、2010 年及 2015 年,生态用地

空间转移,沙市,城镇,农村居民点


图 4-2 2005-2015 年长沙市城镇工矿用地与其他地类的空间转移Figure 4-2 Spatial transfer of urban industrial and mining land with other land use types (2005-2015)图 4-3 2005-2015 年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其他地类的空间转移Figure 4-3 Spatial transfer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 other land use types (2005-2015)

空间转移,沙市,农村居民点,城乡建设


图 4-3 2005-2015 年长沙市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其他地类的空间转移Figure 4-3 Spatial transfer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 other land use types (2005-2015)图 4-4 2005-2015 年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与其他地类的空间转移Figure 4-4 Spatial transfer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with other land use types (2005-20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娟;强妮;王健;张丽娟;;宁夏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年05期

2 石金权;;浅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的价值内涵[J];中国土地;2019年01期

3 刘艳梅;;浅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财务核算管理[J];财会学习;2018年34期

4 谢显军;;探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存在问题与对策[J];智能城市;2019年07期

5 张杰;;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划定技术探讨[J];居舍;2019年16期

6 唐志勇;;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方法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9年17期

7 杨艺宣;;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发展、困境和整合思路[J];中国住宅设施;2019年07期

8 王丽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现实意义探讨[J];中国市场;2019年26期

9 孙俊成;;城乡建设用地置换中的冲突分析及化解机制设计[J];价值工程;2018年06期

10 徐继华;王山水;;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与政策引导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汉龙;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化机理、创新模式及其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2 杨永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陈燕;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上官彩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中宅基地置换的模式选择及其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6 杨亚楠;城乡土地要素流动中收益共享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7 林国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潜力分析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8 张志;城乡建设用地空间优化布局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马永坤;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的经济学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唐莹;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协调互动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中小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年

2 陈灿明;江西省城乡建设用地与人品脱钩关系及时空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3 姚艳红;长沙市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特征与协调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4 陈扬;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社会风险识别与评价[D];东华理工大学;2019年

5 何启源;桂粤沿海省际边界地区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分析及预测[D];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

6 曾于珈;重庆市巴南区城乡建设用地转型与经济社会发展耦合协调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7 戴垠澍;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8 陶姿霖;常德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以及城乡建设用地景观格局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9 林忆南;近两百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用地数量估算与空间重建[D];南京大学;2016年

10 刘美;基于遥感的哈尔滨市城乡建设用地变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86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86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14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