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新兴市场企业OFDI动因与模式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发布时间:2020-11-19 00:32
   新兴市场企业(emerging market firms,以下简称EMFs)海外扩张已经成为国际商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兴的研究前沿(Luo, et al.,2007, Peng, et al.,2010)。尽管来自于新兴市场的对外投资(OFDI)活动本身并非新生事物,但是其史无前例的增长还是激发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EMFs快速国际化的行为、以及其在国际化的早期就采取非常大胆而激进的扩张战略(如在发达国家采取并购方式)让学者们感到疑惑。这些新的现象使得现有以拥有垄断优势的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为研究对象而产生的诸如国际化、跨国企业、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等相关理论变得无效。此外,大部分对EMFs对外投资的研究多从经济学角度来解释FDI的增长,揭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FDI之间的关系,但对从企业层面来研究EMFs对外投资动因和模式选择的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因此,为了填补这个理论上的缝隙,本文以EMFs对外投资为研究对象并基于资源能力视角、制度视角、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等主流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整合的理论框架来解释和分析EMFs对外投资的动因、以及建立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本文主要的研究结构包括两大部分:首先,以四家中国企业为例运用多案例研究的分析的归纳方法来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初步分析和检验有关理论。其次,再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调查了116家中国企业,依此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来检验所提出的整合的分析框架及相关假设。这包括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来识别和解释EMFs的对外投资动因;并采用了二分逻辑回归模型来检验自变量和控制变量对EMFs建立模式选择的影响。这些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果将会用来互相比较,并将这些结果同其他研究者们的研究发现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 首先,在EMFs对外投资动因方面,本文提出了基于资源-能力视角和制度视角整合的理论框架。第一,在基于资源-能力视角方面,EMFs利用其已有的所有权优势形成最初的竞争优势后寻找其所欠缺的互补性资源而在海外进行投资活动,这与传统的MNESs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其所有权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具体来说,本文的研究证实资产利用型OFDI包括EMFs利用其所有权优势拓展海外市场,避免母国过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以及为了更好地整合全球运营活动;而资产寻求型OFDI包括为了获得各种战略性资产(如品牌、技术、管理技能等)以提高其竞争能力,以及为了获取用以保障母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能源等自然资源。第二,从制度视角来说,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因素都对我们更好地理解EMFs对外投资提供了帮助。本文发现两类主要的正式制度,即跨越东道国贸易壁垒,母国政府提供的财政、税收等支持均促进了EMFs对外投资;而非正式制度则包括加强企业合法性基础,遵循社会规范,基于国家利益考量等因素都促使了EMFs进行对外投资活动。 其次,在研究EMFs对外投资建立模式选择的决定因素时本文构建了整合不同的理论视角(制度视角、产业视角、交易成本理论、以及资源-能力视角)的分析框架。本文的研究表明不同层面(国家、产业、企业)的变量都对其建立模式选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一,国家层面的变量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心理距离越大则越有可能促使企业选择并购的方式;第二,产业层面的变量东道国的产业增长率与企业选择绿地方式正相关,东道国的产业技术密度与企业选择并购方式正相关,东道国的产业集中度则不显著。第三,在企业层面,母公司的产业多样化程度、国际经验与其选择并购方式正相关,母公司的资产专用性则与EMFs选择绿地方式正相关,母公司的投资相关度则不显著。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在于以下三点:首先,在研究概念上:本文对FDI研究的贡献是改变了研究焦点,即从原来的来源于发达国家的MNESs转变为EMFs。其次,在研究框架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整合的研究框架来研究EMFs对外投资行为,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分析框架进行了检验。最后,在理论视角上:研究本文将新制度经济学引入到对EMFs对外投资的研究中,并认为基于制度视角的因素对EMFs海外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EMFs(尤其是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践也有着重要意义。首先,传统的资产利用仍然是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然而通过在海外扩张来获取资产变得越来越重要,唯有如此才能使得EMFs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其次,本文还揭示了许多影响EMFs对外投资建立模式选择的因素,其中国家层面、产业层面是外在的,而企业层面的因素则是内在的。企业家们必须理解,虽然对于企业的投资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可能只有一个,但是综合不同的角度(企业内部资源-能力、外部制度因素)来考虑才更有可能做出最优的投资决策。同时,选择何种建立模式也并非孤立的决策,这背后隐含着着企业的战略意图,而这也正是是企业采取OFDI的原因。总之,本文的分析框架希望能为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们、企业界的管理者们提供一个指导原则而非决策模型。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72;F224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引言
    1.1 问题聚焦
        1.1.1 新兴市场企业
        1.1.2 对外投资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理论贡献
    1.4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路径
        1.4.1 定性研究
        1.4.2 定量研究
    1.5 论文的篇章结构
2.理论基础
    2.1 理论纵览
    2.2 垄断优势论
    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4 国际化演进理论
        2.4.1 S-Model
        2.4.2 IP-Model
        2.4.3 S-Model与IP-Model的比较
        2.4.4 乌普萨拉模式
        2.4.5 对乌普萨拉学派的评价
    2.5 交易成本理论
    2.6 内部化理论
    2.7 折衷范式
    2.8 EMFs对外投资相关理论
        2.8.1 小规模技术理论
        2.8.2 技术地方化理论
        2.8.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2.8.4 EMFs对外投资理论新发展
    2.9 现有EMFs对外投资的理论缺口
3.EMFs对外投资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3.1 宏观层面的新兴市场对外投资总体特征
        3.1.1 二战后世界投资活动简介
        3.1.2 新兴市场对外投资的三次浪潮
        3.1.3 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的流量总体特征
        3.1.4 新兴经济体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
    3.2 源自新兴市场的企业
        3.2.1 上榜企业中的EMFs日益增多
        3.2.2 源于亚洲的新兴市场企业
        3.2.3 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企业
        3.2.4 来自东南欧和独联体区域的企业
    3.3 中国对外投资概况
        3.3.1 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的主要阶段
        3.3.2 中国对外投资的总体特征
    3.4 新兴市场企业对外投资小结
4.中国企业OFDI案例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研究设计
        4.2.2 数据收集
    4.3 案例企业概况
        4.3.1 华为
        4.3.2 联想
        4.3.3 TCL
        4.3.4 吉利
    4.4 讨论
        4.4.1 对外投资的原因
        4.4.2 对外投资的建立模式
    4.5 结论
5.EMFs对外投资动因
    5.1 FDI一般性理论
    5.2 基于制度视角OFDI动因
        5.2.1 正式制度的影响
        5.2.2 非正式制度的影响
    5.3 EMFs动因分析: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
        5.3.1 资源-能力视角
        5.3.2 制度视角
    5.4 EMFs动因分析的研究假设
        5.4.1 资源-能力与投资动因
        5.4.2 制度环境与投资动因
    5.5 数据、模型与结论
        5.5.1 样本及数据收集
        5.5.2 数据分析
        5.5.3 结论
6.EMFs对外投资建立模式选择
    6.1 文献回顾及理论框架
        6.1.1 交易成本理论
        6.1.2 产业视角
        6.1.3 资源-能力视角
        6.1.4 制度视角
    6.2 研究假设
        6.2.1 交易成本与建立模式
        6.2.2 资源-能力与建立模式
        6.2.3 产业组织与建立模式
        6.2.4 制度与建立模式
    6.3 研究方法
        6.3.1 数据收集
        6.3.2 主要变量及其度量
        6.3.3 统计方法
    6.4 结果
    6.5 讨论
        6.5.1 企业层面的变量
        6.5.2 产业层面的变量
        6.5.3 国家层面的变量
    6.6 结论
7.总结与未来研究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EMFs对外投资动因
        7.1.2 EMFs对外投资建立模式
    7.2 理论贡献
        7.2.1 EMFs对外投资动因
        7.2.2 EMFs对外投资建立模式
    7.3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7.4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路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主要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丁栋虹;论企业性质的异质型人力资本模式——兼论科斯交易费用模式的内在悖论性[J];财经研究;2000年05期

2 田志龙;李春荣;蒋倩;王浩;刘林;朱力;朱守拓;;中国汽车市场弱势后入者的经营战略——基于对吉利、奇瑞、华晨、比亚迪和哈飞等华系汽车的案例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8期

3 尹碧波;张国安;;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趋势[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6期

4 罗爱军;;文化视野中的翻译原则研究——以“信”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5 吴先明;;中国企业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创造性资产的分析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9期

6 任正非;;华为的冬天[J];管理与财富;2008年08期

7 周璇;福蒙蒙;李洪超;;多数消费者看好“吉利-沃尔沃”[J];中国汽车市场;2010年11期

8 中国未来研究会未来研究中心"低碳经济评价研究"课题组;;2010各国低碳经济评价课题研究报告[J];未来与发展;2011年05期

9 Karl P.Sauvant;Wolfgang A.Maschek;Geraldine McAllister;;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Emerging Market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the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Recession,and Challenges Ahead[J];Journal of WTO and China;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2889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89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7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