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基于企业集聚的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9 00:49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相辅相成的发展背景下,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地域上集中并形成产业集群,成为区域和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其中,企业之间及其与相关机构之间的网络化联结,建立了企业从集群内外获取创新资源的有效途径,也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从孤立、线性的创新范式向非线性、网络化的创新范式加快转变。本文在对东莞和澄海玩具业集群的探索性研究中发现,不同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存在差异,进而直接影响竞争能力的强弱;而且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很可能与企业集聚程度、网络结构特性,以及在企业集聚和网络联结基础上形成的外部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但是,现有文献对企业集聚程度、网络结构、社会资本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大多只考虑到其中某两个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尚未形成一个整体理论框架,研究结论未能取得一致,也缺乏在中国转型经济体情境下的大规模实证研究。 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空白点,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社会资本和技术创新等前沿理论,以产业集聚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成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为基本命题,以企业成员集聚程度、企业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技术创新绩效为主要变量,以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强度(研发费用占公司营业额比例)为控制变量,构建起一个综合型的整体理论框架,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结构方程等方法对这些假设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了若干有价值的理论创新发现。本文还进一步将网络结构细分为密度、强度、互惠程度、非重复程度及中心性五个特征,将其分别作为独立变量与企业集聚程度、外部社会资本及技术创新绩效构成五个理论模型,更加深入细致地揭示了网络结构促进集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作用机制。 本文的主要发现和结论如下: 第一,与流行的观点不同,企业集聚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并不存在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这种关系不随企业规模大小及研发投入强度高低而改变。这与发达国家产业集群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有很大的不同,反映目前我国和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大多属于基于低成本的生产型集群而不是高端的创新型集群,而且集群所处的社会诚信、创新文化、激励制度等环境条件不能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第二,企业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尤其是网络成员互惠程度、网络中心性能够在集群中起到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本研究揭示:集群的网络整体结构对成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在五个网络特性中,除了非重复程度外,企业网络密度、强度、互惠度及中心度等均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还受到企业规模的调控。在小规模企业中,这种网络结构对技术创新绩效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并不存在。同时,变量间的影响效果分析显示,网络整体结构、网络密度、网络强度均可以通过外部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间接的影响,外部社会资本为不完全中介变量。 第三,企业的整体网络结构、网络密度、网络强度、网络互惠程度对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均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企业的网络成员非重复程度、中心性则对外部社会资本没有影响。对于小规模企业,网络整体结构、网络强度、网络密度、网络互惠度四者和外部社会资本之间的正向影响关系均不明显。对于研发投入强度低的企业,企业网络密度对企业外部社会资本也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对中等规模和研发投入强度大于7%的企业,企业的网络成员互惠程度对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也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 第四,企业的外部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关系,不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与企业规模大小密切相关。在集群中,外部社会资本促进合作、信任和规范的形成,有利于鼓励企业投资技术创新活动,也有助于企业从集群网络中获取所需的各种创新资源,进而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提高创新绩效和能力。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意义在于: 第一,本文将企业集聚程度作为一个重要的前因变量,融合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两个核心变量来研究产业集聚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不同于经济地理或者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集聚侧重于专业化分工、公共资源共享、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收益递增、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因素的研究视角。基于这一新的研究视角,本文将产业集群这一宏观组织体系与成员企业这一微观行为主体有机联结起来,率先把企业集聚程度、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以及技术创新绩效整合在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进行研究,并对这些变量间的相互影响效果进行系统研究。本文还通过对网络结构进行密度、强度、互惠程度、非重复程度及中心性的细分研究,更加深入地揭示了集群中网络结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作用机制。 第二,本文通过新情境嵌入下的实证研究,得到了与传统观念或已有文献不一致的理论发现,修正了或补充了有关理论观念。一般认为,企业集聚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提升技术创新绩效。但本文揭示,企业集聚程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并不存在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路径、企业竞争策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不能简单照搬发达国家集群发展及企业创新的成熟理论和公共政策。关于我国产业集群的部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网络强度和互惠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信息同质化、重复性程度就越高,对技术创新绩效越不利;企业网络非重复程度越高,企业获得的信息异质化、互补性程度就越高,对提升技术创新绩效越有利。对此,本文在大规模样本实证研究基础上,却得到了相反的研究结果,这有助于引发理论界的反思,从而对相关问题形成更加全面客观的认识,促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与此同时,本文通过细致研究网络结构不同特性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获得了以往的研究尚未揭示的基本规律和作用机制,丰富了现有的相关理论成果。本文发现,尽管企业集聚程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不明显,但可以通过网络结构(主要是成员互惠程度和企业在网络中的中心性这两个中介变量),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网络结构还可以通过外部社会资本影响技术创新绩效。本文在证伪“产业集聚必定促进企业创新”这一传统观点的同时,也证实了网络结构以及在集聚和网络基础上形成的外部社会资本,对于促进集群及其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本文还发现,企业规模和研发投入强度两个控制变量,在企业集聚程度、网络结构、外部社会资本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三,本文采用比较规范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广东省产业集群(专业镇、高新区等)中的科技型企业为调研对象,进行大规模(458个企业样本)的问卷调查,并分别请与测量变量相对应的企业高管(包括研发、营销、公关等高管人员),进行信息匹配程度较高的问卷题项填报,提高了调查数据的权威性和可靠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国内相关研究中存在的实证研究少、研究样本小、信息采集质量较低、研究结论普适性较弱等问题。此外,本文还结合我国和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实际情况,就集群和企业的相关公共政策和创新战略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F273.1;F224
【部分图文】:

发展三阶段,独立起源,产业集群,广东


图 1-2 广东产业集群发展三阶段①独立起源期。这一阶段主要发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90 年代。产业集群在广东生和发展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兼而有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将广东作为改开放的试验田,允许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广东产业集群迎来了难得的天时香港加工业经过 20 世纪 60 年代—70 年代的高速发展,在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后遇到土地紧张、成本上涨等问题,正到处寻求成本较低的产业转移地。广东是中国惟一与

模型图,产业集群,模型,全文数据库


产业集群特征“金字塔”模型

整体理论,变量,中介变量,路径系数


修正后整体理论模型及变量间的关系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玮;网络关系、知识流入与管理创新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9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89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