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基于合理退休年龄的判断准则及估算结果比较
【部分图文】:
研究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认为,“虽然2011年当期结??余高达4?130亿元,但如果剔除高达2?272亿元的财政补贴,再剔除由扩大覆盖面导致的‘补缴’1?511亿元,当年??的收支余额仅为347亿元,如果再剔除‘预缴’和‘清理历史欠费’等因素,2011年当期几乎没有余额。这说明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缴费收人与支出基本相等”["]。因此,以2011年作为养老金财务平衡的基准年,之后各年的退??休年龄须相应地延长至使老年抚养比与2011年??大致相当的水平。图1为联合国人口司预测的?6(>|?/??中国不同年龄水平下的抚养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每5年为一个间隔。最上方曲线是以60岁??4C).?+??计③的老年抚养比;中间的曲线是以65岁计的?|?/??老年抚养比;最下方的曲线是以70岁计的老年??抚养比。由于没有2011年的数据,因此以最为?171了---_---:--二^??接近的2010年代替。可以看到,2〇丨〇年以6〇岁?r?■*?-?|??计的抚养比约为9%,因此根据式。),要使?#?^?A?#年份??养老金财务保持平衡,需维持17.9%左右的抚养?、?a????????比。相应的,以65岁计的抚养比在2020年为?y6〇?_^_y65??16.7%,2025为19.?5%,因此在2020至2025之?图1不同年龄的老年抚养比??间,退休年龄较2010年延迟5年可维持与2010??年相仿的抚养比。同样,以70岁计的抚养比在2035年为16.9%,到2040年为21.3%?,因此在2035—2040年,退??休年龄较2010年延迟10年可维持与20
研究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认为,“虽然2011年当期结??余高达4?130亿元,但如果剔除高达2?272亿元的财政补贴,再剔除由扩大覆盖面导致的‘补缴’1?511亿元,当年??的收支余额仅为347亿元,如果再剔除‘预缴’和‘清理历史欠费’等因素,2011年当期几乎没有余额。这说明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缴费收人与支出基本相等”["]。因此,以2011年作为养老金财务平衡的基准年,之后各年的退??休年龄须相应地延长至使老年抚养比与2011年??大致相当的水平。图1为联合国人口司预测的?6(>|?/??中国不同年龄水平下的抚养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每5年为一个间隔。最上方曲线是以60岁??4C).?+??计③的老年抚养比;中间的曲线是以65岁计的?|?/??老年抚养比;最下方的曲线是以70岁计的老年??抚养比。由于没有2011年的数据,因此以最为?171了---_---:--二^??接近的2010年代替。可以看到,2〇丨〇年以6〇岁?r?■*?-?|??计的抚养比约为9%,因此根据式。),要使?#?^?A?#年份??养老金财务保持平衡,需维持17.9%左右的抚养?、?a????????比。相应的,以65岁计的抚养比在2020年为?y6〇?_^_y65??16.7%,2025为19.?5%,因此在2020至2025之?图1不同年龄的老年抚养比??间,退休年龄较2010年延迟5年可维持与2010??年相仿的抚养比。同样,以70岁计的抚养比在2035年为16.9%,到2040年为21.3%?,因此在2035—2040年,退??休年龄较2010年延迟10年可维持与20
研究中心”2012年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认为,“虽然2011年当期结??余高达4?130亿元,但如果剔除高达2?272亿元的财政补贴,再剔除由扩大覆盖面导致的‘补缴’1?511亿元,当年??的收支余额仅为347亿元,如果再剔除‘预缴’和‘清理历史欠费’等因素,2011年当期几乎没有余额。这说明养??老保险制度的正常缴费收人与支出基本相等”["]。因此,以2011年作为养老金财务平衡的基准年,之后各年的退??休年龄须相应地延长至使老年抚养比与2011年??大致相当的水平。图1为联合国人口司预测的?6(>|?/??中国不同年龄水平下的抚养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每5年为一个间隔。最上方曲线是以60岁??4C).?+??计③的老年抚养比;中间的曲线是以65岁计的?|?/??老年抚养比;最下方的曲线是以70岁计的老年??抚养比。由于没有2011年的数据,因此以最为?171了---_---:--二^??接近的2010年代替。可以看到,2〇丨〇年以6〇岁?r?■*?-?|??计的抚养比约为9%,因此根据式。),要使?#?^?A?#年份??养老金财务保持平衡,需维持17.9%左右的抚养?、?a????????比。相应的,以65岁计的抚养比在2020年为?y6〇?_^_y65??16.7%,2025为19.?5%,因此在2020至2025之?图1不同年龄的老年抚养比??间,退休年龄较2010年延迟5年可维持与2010??年相仿的抚养比。同样,以70岁计的抚养比在2035年为16.9%,到2040年为21.3%?,因此在2035—2040年,退??休年龄较2010年延迟10年可维持与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孙明哲;;使用六普数据对中国未来人口规模趋势的预测——兼论未来50年中国人口规模衰减的程度[J];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2 康传坤;楚天舒;;人口老龄化与最优养老金缴费率[J];世界经济;2014年04期
3 康传坤;;提高缴费率还是推迟退休?[J];统计研究;2012年12期
4 林忠晶;龚六堂;;退休年龄、教育年限与社会保障[J];经济学(季刊);2008年01期
5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远;张铭洪;卢晓军;;延迟退休年龄的合理性——基于合理退休年龄的判断准则及估算结果比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年10期
2 龚敏;杨艳;;调整社保缴费率对城镇居民消费储蓄行为的影响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05期
3 张建武;高怡冰;李楠;何飞帆;;广东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协同性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胡宗彪;朱明进;;中国流通服务业生产率的部门及区域差异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08期
5 李杰伟;张国庆;;中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及资本回报率估算[J];当代财经;2016年06期
6 贾洪波;;保护、激励和中国不同部门职工养老待遇差异的精算评价[J];上海经济研究;2016年06期
7 Chang Ye;Jin Tianlin;;Study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from the View of Elements Flow[J];学术界;2016年06期
8 张永丽;高洪浩;柳建平;;信息产业发展与交易效率提高:基于我国30省区数据的分析[J];商业研究;2016年06期
9 陈林;;中国垄断性行业的准入壁垒及其经济绩效[J];财经研究;2016年06期
10 赵根宏;林木西;;预期冲击、情绪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J];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浩然;陈斌开;;鱼和熊掌能否兼得:养老金危机的代际冲突研究[J];世界经济;2012年02期
2 柳清瑞;金刚;;人口红利转变、老龄化与提高退休年龄[J];人口与发展;2011年04期
3 邵宜航;刘雅南;张琦;;存在收入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选择——基于一个内生增长世代交替模型[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4 黄飞鸣;;中国经济动态效率——基于消费—收入视角的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5 孙雅娜;边恕;穆怀中;;行业收入差异的养老保险最优企业缴费率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9年05期
6 孙雅娜;边恕;穆怀中;;中国养老保险最优缴费率的实证分析——基于贴现因子和劳动增长率差异的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07期
7 白重恩;钱震杰;;我国资本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许伟;陈斌开;;银行信贷与中国经济波动:1993—2005[J];经济学(季刊);2009年03期
9 彭浩然;申曙光;宋世斌;;中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封闭与开放系统的测算[J];统计研究;2009年03期
10 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宝;中国退休年龄改革的时机和方案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01期
2 崔凤垣;半边天的太阳能否晚一点下山——谈两性退休年龄差异对女性的影响[J];职业;2001年04期
3 潘锦棠;世界男女退休年龄[J];人口与经济;2002年01期
4 靳军;;退休年龄男女应当一样[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5 尹代清;;也谈退休年龄改革[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6 潘锦棠;男女退休年龄问题研究(三篇)[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7 孙玄;关于退休年龄的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5年03期
8 宋丰军;;延缓退休年龄政策应稳健推行[J];决策探索;2006年02期
9 ;为什么不对退休年龄进行调整[J];四川劳动保障;2006年06期
10 邵国栋;翟晓静;;人口老龄化挑战中国现行退休年龄规定[J];未来与发展;2007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苗红军;中国城镇职工推迟退休年龄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鲍闻莺;延长退休年龄方案的比较与优化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2 李捷;延长退休年龄对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收入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张力文;基于OLG模型体系的最优退休年龄延迟方案选择[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4 李楠;延长退休年龄对城镇就业的影响及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5 陈熠琳;上海柔性退休政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艳;完善我国弹性退休法律制度探讨[D];苏州大学;2015年
7 梁世园;我国退休年龄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D];海南大学;2016年
8 徐传超;延长退休年龄的可行性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9 杨柱;退休年龄法律制度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姚白羽;企业职工弹性退休年龄制度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27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892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