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地方品质、劳动力区位与区域创新发展——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发布时间:2021-01-12 22:23
  人力资源是区域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品质是未来吸引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文章立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需求,通过构建一个两区域三部门三要素新空间经济学模型,着重分析地方品质对异质性劳动力区位选择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生态环境、住房供给、不可贸易服务品数量、质量及其可及性是影响劳动力区位和区域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较好的生态环境、住房供给、不可贸易服务数量和质量均有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进而提高本区域发展水平;提升不可贸易服务本地消费可及性及其跨区消费可及性也有助于吸引劳动力流入进而促进本区域创新发展。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优化住房供给、提升不可贸易服务数量、质量及其可及性是未来吸引人力资源、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举措。 

【文章来源】:西北人口. 2020,41(04)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地方品质、劳动力区位与区域创新发展——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地方品质—劳动力区位—区域创新发展理论框架图

地方品质、劳动力区位与区域创新发展——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北部区内消费可及性影响关系图

地方品质、劳动力区位与区域创新发展——基于新空间经济学理论


南部区内消费可及性影响关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方经济增长压力、空气质量与消费者信心[J]. 马骍,杜雯翠.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4)
[2]市场一体化、比较优势与产业区位[J]. 董亚宁,顾芸,杨开忠.  工业技术经济. 2020(03)
[3]人口区位选择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新空间经济学视角[J]. 董亚宁,杨开忠,顾芸.  西北人口. 2019(06)
[4]运输成本、异质性企业迁移与区域平衡发展——基于集聚与增长整合理论的研究[J]. 杨开忠,董亚宁,顾芸.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9(10)
[5]空气污染、人力资本流动与创新活力——基于个体专利发明的经验证据[J]. 罗勇根,杨金玉,陈世强.  中国工业经济. 2019(10)
[6]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逻辑:地方品质驱动型发展[J]. 杨开忠.  经济与管理. 2019(01)
[7]基于创新的城市化——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吕拉昌,孙飞翔,黄茹.  地理学报. 2018(10)
[8]运输成本内生动态化的经济地理增长模型[J]. 董亚宁,杨开忠,杨书.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8(02)
[9]房价、迁移摩擦与中国城市的规模分布——理论模型与结构式估计[J]. 刘修岩,李松林.  经济研究. 2017(07)
[10]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 杨晓军.  中国人口科学. 2017(02)



本文编号:2973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2973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7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