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政策模拟
发布时间:2021-02-03 12:11
中国的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消耗量却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种“低拥有、高消耗”的发展方式,资源容量也难以承载,如果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高消耗”及由此导致的“高排放”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既是我省进位赶超、推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又为全国其它地区探索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典范;再者,现有关于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由于因素考虑不全、方法运用单一等原因,未能充分揭示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使得作用机理还具有很强的“黑匣”性。因此,环境政策能否促进、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及鄱阳湖生态区的建设研究意义重大。根据上述背景,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理论分析、基于Hamilton优化模型的数理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提出并论证三个命题:一是传导路径是存在的,即环境政策激励生产要素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是存在的;二是传导强度是可度量的,即不同传导路径上给定环境政策激励生产要素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强度是可度...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科学问题
1.4.1 关键技术
1.4.2 关键科学问题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1.1 环境政策的界定
2.1.2 经济发展的界定
2.1.3 环境政策"传导机制"的界定
2.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与评价
2.2.1 环境政策演进发展文献研究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2.3 环境政策的产业绩效研究
2.2.4 鄱阳湖区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传导路径
3.1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3.1.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3.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展
3.2 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3.2.1 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中间变量
3.2.2 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基本环节
3.3 演绎推导环境政策的传导路径
3.3.1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
3.3.2 传导路径的经济内涵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传导路径下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Ⅰ--基于哈密尔顿优化模型
4.1 一般理论模型的构建
4.1.1 理论模型的假定
4.1.2 哈密尔顿优化模型的构建
4.2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4.2.1 机理分析
4.2.2 预计结论
4.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MODEL1
4.3.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相关假定
4.3.2 MODEL1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3.3 MODEL1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3.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4 引入政府环境税收的模型分析---MODEL2
4.4.1 引入政府环境税收模型的相关假定
4.4.2 MODEL2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4.3 MODEL2的社会最优均衡模型
4.4.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5 引入技术进步的模型分析---MODEL3
4.5.1 引入技术进步模型的相关假定
4.5.2 MODEL3的分散竞争均衡模型CDE
4.5.3 MODEL3的社会最优均衡模型FBA
4.5.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6 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分析---MODEL4
4.6.1 引入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的相关假定
4.6.2 MODEL4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6.3 MODEL4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6.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7 引入物质资本积累的模型分析---MODEL5
4.7.1 引入物质资本积累模型的相关假定
4.7.2 MODEL5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7.3 MODEL5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7.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8 引入社会资本积累的模型分析MODEL6
4.8.1 引入社会资本积累模型的相关假定
4.8.2 MODEL6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8.3 MODEL6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8.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9 基于复合传导路径的模型分析---MODEL7
4.9.1 复合传导路径模型的相关假定
4.9.2 MODEL7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9.3 MODEL7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9.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10 本章小结
5 不同传导路径上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Ⅱ--基于面板计量模型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1 变量选择
5.1.2 数据描述
5.1.3 面板单位根检验
5.2 传导路径的存在性检验
5.2.1 环境政策与产业能力的Granger检验
5.2.2 产业能力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检验
5.2.3 产业能力与环境保护的Granger检验
5.3 传导路径的有效性检验
5.3.1 数据口径与模型设定
5.3.2 环境政策→产业能力的计量分析检验
5.3.3 产业能力→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检验
5.3.4 环境政策的弹性绩效计算
5.4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绩效弹性
5.4.1 不同环境政策基于同一传导路径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弹性
5.4.2 同一政策基于不同传导路径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弹性
5.5 环境政策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绩效弹性
5.5.1 不同环境政策基于同一传导路径促进环境保护的绩效弹性
5.5.2 同一政策基于不同传导路径促进环境保护的绩效弹性
5.6 政策建议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政策模拟
6.1 调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底条件
6.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和现状
6.1.2 通过本文研究预期达到的效果
6.2 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6.3 模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政策
6.3.1 指标的确定和收集数据
6.3.2 环境政策模拟
6.4 给定环境政策下仿真运行结果
6.4.1 Ⅲ类及以上水质的河长比例仿真运行结果
6.4.2 经济总产值仿真运行结果
6.4.3 单位产值能耗仿真运行结果
6.4.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仿真运行结果
6.5 政策模拟数据分析
6.5.1 给定环境政策下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6.5.2 给定环境经济目标下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政策建议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结论
7.2 论文的工作展望
7.3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 袁富华. 经济研究. 2010(08)
[2]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 魏巍贤,杨芳. 统计研究. 2010(07)
[3]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 何立华,金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2)
[4]鄱阳湖湖控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初探[J]. 刘芸,吴传胜,童波,刘学文.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J]. 本刊编辑部. 党史文苑. 2009(24)
[6]如何以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J]. 张友国,钟钰. 环境经济. 2009(12)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J]. 姬鹏程,孙长学. 鄱阳湖学刊. 2009(03)
[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J]. 陈晓玲,曾群. 鄱阳湖学刊. 2009(03)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类型划分及其产业政策探讨[J]. 李松志. 经济地理. 2009(11)
[10]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初步研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高静,洪文艺,李文明,章勇刚,罗芬. 经济地理. 2009(11)
博士论文
[1]基于多目标群决策的湖泊综合承载能力研究[D]. 林永钦.南昌大学 2007
[2]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 李富强.吉林大学 2006
[3]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鄱阳湖水环境研究[D]. 蔡玉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
[4]经济增长、贸易与环境[D]. 彭水军.湖南大学 2005
[5]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D]. 邹秀清.华中农业大学 2001
[6]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 余欣荣.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16479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2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1.3 理论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关键技术和关键科学问题
1.4.1 关键技术
1.4.2 关键科学问题
1.5 论文结构安排
1.6 本章小结
2 主要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主要概念的界定
2.1.1 环境政策的界定
2.1.2 经济发展的界定
2.1.3 环境政策"传导机制"的界定
2.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与评价
2.2.1 环境政策演进发展文献研究
2.2.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2.2.3 环境政策的产业绩效研究
2.2.4 鄱阳湖区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小结
3 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与传导路径
3.1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3.1.1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
3.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进展
3.2 环境政策与经济发展传导机制的影响因素
3.2.1 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中间变量
3.2.2 环境政策对经济增长传导机制的基本环节
3.3 演绎推导环境政策的传导路径
3.3.1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
3.3.2 传导路径的经济内涵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传导路径下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Ⅰ--基于哈密尔顿优化模型
4.1 一般理论模型的构建
4.1.1 理论模型的假定
4.1.2 哈密尔顿优化模型的构建
4.2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4.2.1 机理分析
4.2.2 预计结论
4.3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MODEL1
4.3.1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相关假定
4.3.2 MODEL1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3.3 MODEL1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3.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4 引入政府环境税收的模型分析---MODEL2
4.4.1 引入政府环境税收模型的相关假定
4.4.2 MODEL2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4.3 MODEL2的社会最优均衡模型
4.4.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5 引入技术进步的模型分析---MODEL3
4.5.1 引入技术进步模型的相关假定
4.5.2 MODEL3的分散竞争均衡模型CDE
4.5.3 MODEL3的社会最优均衡模型FBA
4.5.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6 引入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型分析---MODEL4
4.6.1 引入人力资本积累模型的相关假定
4.6.2 MODEL4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6.3 MODEL4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6.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7 引入物质资本积累的模型分析---MODEL5
4.7.1 引入物质资本积累模型的相关假定
4.7.2 MODEL5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7.3 MODEL5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7.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8 引入社会资本积累的模型分析MODEL6
4.8.1 引入社会资本积累模型的相关假定
4.8.2 MODEL6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8.3 MODEL6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8.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9 基于复合传导路径的模型分析---MODEL7
4.9.1 复合传导路径模型的相关假定
4.9.2 MODEL7的分散竞争均衡CDE
4.9.3 MODEL7的社会最优均衡FBA
4.9.4 FBA模型与CDE模型的比较研究
4.10 本章小结
5 不同传导路径上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分析Ⅱ--基于面板计量模型
5.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1 变量选择
5.1.2 数据描述
5.1.3 面板单位根检验
5.2 传导路径的存在性检验
5.2.1 环境政策与产业能力的Granger检验
5.2.2 产业能力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检验
5.2.3 产业能力与环境保护的Granger检验
5.3 传导路径的有效性检验
5.3.1 数据口径与模型设定
5.3.2 环境政策→产业能力的计量分析检验
5.3.3 产业能力→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检验
5.3.4 环境政策的弹性绩效计算
5.4 环境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绩效弹性
5.4.1 不同环境政策基于同一传导路径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弹性
5.4.2 同一政策基于不同传导路径促进经济增长的绩效弹性
5.5 环境政策促进环境保护的政策绩效弹性
5.5.1 不同环境政策基于同一传导路径促进环境保护的绩效弹性
5.5.2 同一政策基于不同传导路径促进环境保护的绩效弹性
5.6 政策建议与启示
5.7 本章小结
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政策模拟
6.1 调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本底条件
6.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和现状
6.1.2 通过本文研究预期达到的效果
6.2 明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目标
6.3 模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政策
6.3.1 指标的确定和收集数据
6.3.2 环境政策模拟
6.4 给定环境政策下仿真运行结果
6.4.1 Ⅲ类及以上水质的河长比例仿真运行结果
6.4.2 经济总产值仿真运行结果
6.4.3 单位产值能耗仿真运行结果
6.4.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COD仿真运行结果
6.5 政策模拟数据分析
6.5.1 给定环境政策下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6.5.2 给定环境经济目标下仿真运行结果分析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政策建议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结论
7.2 论文的工作展望
7.3 本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 袁富华. 经济研究. 2010(08)
[2]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 魏巍贤,杨芳. 统计研究. 2010(07)
[3]自然资源、技术进步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J]. 何立华,金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02)
[4]鄱阳湖湖控工程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初探[J]. 刘芸,吴传胜,童波,刘学文.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5]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J]. 本刊编辑部. 党史文苑. 2009(24)
[6]如何以经济手段推动环境保护[J]. 张友国,钟钰. 环境经济. 2009(12)
[7]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J]. 姬鹏程,孙长学. 鄱阳湖学刊. 2009(03)
[8]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价[J]. 陈晓玲,曾群. 鄱阳湖学刊. 2009(03)
[9]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类型划分及其产业政策探讨[J]. 李松志. 经济地理. 2009(11)
[10]自然保护区游客环境态度与行为初步研究——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高静,洪文艺,李文明,章勇刚,罗芬. 经济地理. 2009(11)
博士论文
[1]基于多目标群决策的湖泊综合承载能力研究[D]. 林永钦.南昌大学 2007
[2]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 李富强.吉林大学 2006
[3]多源遥感数据应用于鄱阳湖水环境研究[D]. 蔡玉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
[4]经济增长、贸易与环境[D]. 彭水军.湖南大学 2005
[5]鄱阳湖区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演变机制研究[D]. 邹秀清.华中农业大学 2001
[6]鄱阳湖区开发研究[D]. 余欣荣.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本文编号:3016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01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