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与实施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9 13:16
  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我国的传统城镇化战略是导致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病"出现的主要原因,研究、设计新型城镇化战略已经势在必行。目前,众多文献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设计和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分析,但大多数的研究都是从某一方面展开,缺乏研究的系统性。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产业的城镇化,而基础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我们梳理出一个内容更全面、结构更合理的新型城镇化研究体系。 

【文章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要求与实施路径研究


我国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比较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计算整理

城镇化,资料来源,城镇化发展


更为迅速,进而促进城镇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居住和生活。人口城镇化只有依赖于发达的产业支撑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许经勇,2014),才能保证城镇化发展的更健康,减少“城市脖的出现。产业的城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产业的升级可以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素质,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人的发展。黄锡富(2014)认为这主要由两方面引起:一是产业的城镇化将推动产业升级,为人的城镇化提供坚实的物质条件;二是产业结构转型必将促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人的发展。图2我国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的发展趋势比较资料来源: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计算整理注:人口城镇化率=某地区城镇人口/该地区总人口*100%;产业城镇化率=(第二产业从业人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年末就业人员*100%*0.5+(第二产业产值+第三产业产值)/地区生产总值*100%*0.5(二)产业城镇化的推进路径我国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来带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产业调整不仅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带动经济发展,还可以通过聚集人口,推动人口的城镇化。产业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因为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是产业发展、演进的产物(彭迈,2013)。1.产业先行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群、产业群。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必须坚持产业城镇化先行,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只有产业先行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群、产业群,才可以更好的发展城镇。一些城市忽视产业的发展,最终城镇仅仅在大面积扩张、盖房,却没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和设施以及足够的就业机会,导致无法吸引更多的人口居住和就业,城镇化发展出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的现实困境与政策构想[J]. 郅庭瑾,尚伟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2)
[2]公共卫生支出、人口聚集与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J]. 邹文杰,蔡鹏鸿.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5(03)
[3]重庆市“土地、人口、产业”城镇化质量的时空分异及耦合协调性[J]. 李涛,廖和平,杨伟,庄伟,时仅.  经济地理. 2015(05)
[4]我国城镇化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提升效应研究——以重庆户籍人口为例[J]. 邹文杰,蔡鹏鸿.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5(05)
[5]山东省人口城镇化与产业城镇化协调性测定研究[J]. 沈亚男.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6]人的城镇化及实现路径研究[J]. 邬巧飞.  求实. 2015(02)
[7]基于产业发展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为例[J]. 吕惠萍,匡耀求.  经济地理. 2015(01)
[8]中国新型城镇化应注重人的可持续发展[J]. 胡雪萍.  改革与战略. 2015(01)
[9]新型城镇化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丁雨佳.  经济研究导刊. 2014(36)
[10]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责任及其分担机制——以城市非户籍人口为中心[J]. 童光辉,赵海利.  经济学家. 2014(11)



本文编号:3127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127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