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改革绩效的过程溢出与空间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22:39
文章根据经济转型理论,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绩效变化划分为经济结构的绩效变化阶段与经济总量的绩效变化阶段,采用测算技术创新效率DEA的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两阶段的绩效指数。结果发现,东部地区两阶段绩效指数都较高,西部地区都较低,中部地区介于二者之间。进而分别构建两阶段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模型结果表明,两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绩效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经济结构的绩效变化与经济总量的绩效变化之间互有溢出效应;分地区看,经济结构的绩效对经济总量的绩效溢出在部分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较明显,经济总量的绩效对经济结构的绩效溢出在东部与部分中部地区较明显。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改革40年的阶段、成就与历史逻辑[J]. 赵凌云,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与反思(1978-2018)[J]. 李刚,周加来. 经济问题. 2018(09)
[3]转轨国家经济绩效的动态比较分析[J]. 陈建勋. 财贸研究. 2012(02)
[4]论中国转轨模式的普适性——关于经济转轨过程的一个人力资本理论[J]. 苏剑,王廷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07)
[5]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中俄经济转轨比较分析[J]. 晁坤,陈琦. 经济体制改革. 2006(01)
[6]中俄转型绩效差异新解:利益实现机制不同[J]. 乔榛,孙海杰.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12)
[7]中国与部分转轨国家经济改革成果的实证研究[J]. 徐康康,吴千,孙维华. 世界经济文汇. 2001(02)
[8]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 樊纲. 经济研究. 1993(01)
本文编号:3162251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经济改革40年的阶段、成就与历史逻辑[J]. 赵凌云,冯兵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8(05)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创新与反思(1978-2018)[J]. 李刚,周加来. 经济问题. 2018(09)
[3]转轨国家经济绩效的动态比较分析[J]. 陈建勋. 财贸研究. 2012(02)
[4]论中国转轨模式的普适性——关于经济转轨过程的一个人力资本理论[J]. 苏剑,王廷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07)
[5]基于制度创新视角的中俄经济转轨比较分析[J]. 晁坤,陈琦. 经济体制改革. 2006(01)
[6]中俄转型绩效差异新解:利益实现机制不同[J]. 乔榛,孙海杰.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12)
[7]中国与部分转轨国家经济改革成果的实证研究[J]. 徐康康,吴千,孙维华. 世界经济文汇. 2001(02)
[8]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J]. 樊纲. 经济研究. 1993(01)
本文编号:316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16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