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框架下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测度
发布时间:2021-06-05 12:53
构建科学、系统的生活质量评价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文章从经济、社会、环境、政策以及扰动指标五个子系统筛选出42个指标,构建了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实证测度了2017年中国31个省份的居民生活质量综合指数。结果表明:当前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总体较低,基本呈东、中、西梯度递减分布;不同省份之间空间差异较大,且收入水平与生活质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一致性;按照综合指数可将31个省份的居民生活质量分为生活优质型、生活满足型与生活温饱型三个梯队。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1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张军扩,叶兴庆,葛延风,金三林,朱贤强. 管理世界. 2018(11)
[2]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 张亮,赵雪雁,张胜武,李定,侯彩霞. 经济地理. 2014(04)
[3]生活质量研究:近三十年回顾及相关问题探讨[J]. 风笑天.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6)
[4]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 范柏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5]论生活质量[J]. 刁永祚. 经济学家. 2003(06)
[6]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 彭念一,李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7]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J]. 陈义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99(01)
[8]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若干思考[J]. 李泊溪,刘旭. 管理世界. 1996(05)
[9]苏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提高战略[J]. 叶南客. 中国社会科学. 1992(03)
[10]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J]. 卢淑华,韦鲁英. 中国社会科学. 1992(01)
本文编号:3212207
【文章来源】:统计与决策. 2020,36(1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生调查2018综合研究报告——新时代的民生保障[J].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民生调查"课题组,张军扩,叶兴庆,葛延风,金三林,朱贤强. 管理世界. 2018(11)
[2]安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及其空间格局分析[J]. 张亮,赵雪雁,张胜武,李定,侯彩霞. 经济地理. 2014(04)
[3]生活质量研究:近三十年回顾及相关问题探讨[J]. 风笑天.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6)
[4]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际测度[J]. 范柏乃.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5]论生活质量[J]. 刁永祚. 经济学家. 2003(06)
[6]我国居民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与综合评价研究[J]. 彭念一,李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
[7]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J]. 陈义平. 社会科学研究. 1999(01)
[8]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若干思考[J]. 李泊溪,刘旭. 管理世界. 1996(05)
[9]苏南城乡居民生活质量评估与提高战略[J]. 叶南客. 中国社会科学. 1992(03)
[10]生活质量主客观指标作用机制研究[J]. 卢淑华,韦鲁英. 中国社会科学. 1992(01)
本文编号:321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21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