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信息获取、职业流动性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基于辽宁省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6-05 22:3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城市新市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在城市就业、定居进而融入城市成为市民的过程中却遇到诸多障碍。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的稳定性较低,职业流动频繁,如果大量的新生代农民工仅仅处于水平职业流动,那么他们的市民化必将步履维艰。职业信息是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基础性资源,职业信息的获取直接影响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本研究采用GIS技术、运用SUR和SEM等方法,构建信息获取模型,阐明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机制,刻画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时空特征,揭示信息获取、职业流动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弥补了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过程、信息获取研究的不足,研究成果丰富了农民工市民化理论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理论,为政府管理部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合理引导其职业流动和提高其就业质量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在信息获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信启、获取的机制,构建职业信息获取模型,并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揭示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信息... 

【文章来源】: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14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概念界定、数据来源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基本概念界定
        1.3.3 数据来源
        1.3.4 研究思路
    1.4 分析框架
    1.5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5.1 文章的创新点
        1.5.2 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 农村人口迁移及市民化
        2.2.2 新生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
        2.2.3 农民工的职业流动及影响因素
        2.2.4 信息获取与农民工职业流动
    2.2 文献评述
第三章 经典理论借鉴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3.1 经典理论回顾
        3.1.1 劳动力迁移理论
        3.1.2 工作搜寻理论
        3.1.3 信息获取理论
    3.2 理论模型构建
        3.2.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的决策模型:基于托达罗模型
        3.2.2 信息获取与农民工就业的动态分析:基于演化博弈
        3.2.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的市民化模型
第四章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4.1 基本统计分析
        4.1.1 新生代农民工的样本概况
        4.1.2 个人特征变量的交互统计
    4.2 不同城市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特征差异分析
        4.2.1 个人特征
        4.2.2 人力资本
        4.2.3 社会资本
        4.2.4 家庭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获取及其影响因素
    5.1 信息获取模型的构建
        5.1.1 信息获取的涵义
        5.1.2 信息获取机理与模型
    5.2 新生代农民工的信息获取现状
        5.2.1 信息需求
        5.2.2 信息获取途径
        5.2.3 信息获取方法
        5.2.4 对所获得信息的评价
    5.3 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的影响因素
        5.3.1 微观层面的因素
        5.3.2 宏观层面的因素
    5.4 小结
第六章 信息获取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
    6.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
        6.1.1 职业流动性的涵义
        6.1.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的基本特征
        6.1.3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的时空特征
    6.2 信息获取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性的影响
        6.2.1 对职业流动频次的影响
        6.2.2 对职业流动类型的影响
        6.2.3 对职业流动方向的影响
    6.3 职业流动性对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的影响
        6.3.1 对正规渠道信息获取的影响
        6.3.2 对信息获取全过程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信息获取、职业流动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7.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涵义
    7.2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
        7.2.1 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融入
        7.2.2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7.2.3 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融入
    7.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7.3.1 结构方程模型
        7.3.2 样本说明
        7.3.3 变量说明
        7.3.4 样本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7.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7.4.1 外生潜变量因子分析
        7.4.2 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检验及评价
        7.4.3 结构方程模型的最终估计结果
        7.4.4 信息获取、职业流动性对市民化的影响机理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及政策含义
    8.1 结论
    8.2 政策含义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程度的测度[J]. 周密,张广胜,黄利.  农业技术经济. 2012(01)
[2]农民工市民化中的被边缘化与自边缘化:以湖北省为例[J]. 董延芳,刘传江.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张斐.  人口研究. 2011(06)
[4]农民工分层:市民化实现的必然选择及其机理浅析[J]. 黄江泉.  农业经济问题. 2011(11)
[5]基于偏最小二乘通径模型的农民工信息能力综合评价[J]. 区晶莹,张淞琳,俞守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1(04)
[6]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信息需求与服务对策研究[J]. 胡晓鹰.  图书馆论坛. 2011(05)
[7]农民工的就业流动研究——基于江苏制造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 姚俊.  经济体制改革. 2011(05)
[8]农民工市民化障碍解析[J]. 刘传江,董延芳.  人民论坛. 2011(26)
[9]专用性人力资本与就业流动:行业要素的检验[J]. 李晓霞.  湖北社会科学. 2011(09)
[10]人力资本、职业搜寻渠道、职业流动对农民工工资的影响——基于分位数回归和OLS回归的实证分析[J]. 刘士杰.  人口学刊. 2011(05)

硕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困境的社会学分析[D]. 邹英.吉林大学 2007
[2]社会网络、人力资本与农民工的再次职业流动[D]. 刘金枚.华中科技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12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212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50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