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模拟——以德阳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14 04:26
  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社会和政策综合作用的结果,伴随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深入研究土地利用演变规律并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以德阳市2005,2010,2015年Landsat影像为数据源,运用土地利用变化图谱、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德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利用CA-Markov模型预测研究区2025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①2005-2015年,全市土地利用变化表现为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耕地、林地、草地及未利用地面积减少;②土地利用变化图谱面积由大到小排序为稳定变化型、前期变化型、后期变化型、反复变化型、持续变化型;③模拟得到的2015年土地利用结构与解译结果基本一致, Kappa系数达0.9166.预测到2025年,耕地和林地依然是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预测结果表明,德阳市未来城镇化发展中,生态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因此,提出通过加强空间统筹、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等方式,不断缓解用地矛盾和生态压力,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结果以期为德阳市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45(07)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2 页

【部分图文】:

快速城镇化地区的土地利用模拟——以德阳市为例


德阳市高程示意图

适宜性,红线,限制条件,水域


本研究以建设用地为例, 制作建设用地适宜性图集. 选择水域(水域设置为0, 其他地类设置为1)、 城镇开发边界(城镇开发区设置为1, 其他地区设置为0)、 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区设置为0, 其他地区设置为1)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区设置为0, 其他地区设置为1)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限制因子, 选择坡度(以5°和15°作为控制点)、 高程(以400 m和800 m作为控制点)、 距离建设用地距离(以2 000 m和3 000 m作为控制点)、 距离道路距离(以1 000 m和1 500 m作为控制点)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限制条件, 对限制条件做FUZZY拉伸. 本文将建设用地、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水域、 坡度、 距离建设用地距离、 距离道路距离作为耕地的限制因子与条件; 将建设用地、 水域、 生态保护红线、 距离建设用地距离作为林地的限制条件与因子; 将水域、 建设用地和生态保护红线作为草地的限制条件与因子; 将建设用地、 生态保护红线、 坡度、 距离建设用地的距离、 距离道路的距离作为水域的限制条件与因子; 将建设用地、 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距离建设用地的距离作为未利用地的限制条件与因子. 建设用地的适宜性图集如图3所示.3.2.3 德阳市2015年土地利用模拟演变

变化图,土地利用,变化图,椭圆


通过ArcGIS的空间叠加功能得到德阳市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图2), 并统计各类图谱的面积和占比情况(表2). 由表2可知, 稳定变化型和前期变化型在研究区内占据主导地位, 其中稳定变化型面积最大, 变化面积为5 281.15 km2, 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42%, 土地利用变化模式主要表现为“耕地-耕地-耕地”, 其面积达到2 600.22 km2, 所占比例达到49.24%, 主要分布在德阳市的中部和东南部地区, 即德阳市的平原地带. 其根本原因在于耕地是面积最大的地类, 且德阳市在2006-202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严守耕地红线; 其次是前期变化型, 以“耕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为主, 变化面积为245.69 km2, 占该类型面积的44.94%, 主要分布于各区县的城区周围. 德阳市地处成渝双层经济圈重要区域、 成都经济区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城市快速扩张, 建设用地不断占用耕地; 在后期变化型中, 面积变化最大的图斑是“耕地-耕地-建设用地”, 为40.45 km2, 占后期变化型总面积的66.57%, 主要分布在城市的边缘地区, 究其原因是城市不断扩建, 占用耕地; 反复变化型面积次之, 以“建设用地-耕地-建设用地”为主, 占该类型面积的49.72%, 在空间上零星分布, 主要原因可能是国家对耕地的保护将原来闲置的农村居民点复垦为耕地, 但后来由于城镇的发展又将其占用为建设用地; 持续变化型面积最小, 其中“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变化面积最大, 为1.76 km2, 占该类型面积的34.99%, 在空间上零星分布于城区周围的丘陵地带, 其归因于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影响, 在2005-2010年耕地转变为林地, 但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张, 低缓区域的林地不断向建设用地转变.表2 德阳市2005-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面积统计 变化类型 面积/km2 比例/% 面积变化最大图斑 类 型 面积/km2 比例/% 稳定变化型 5 281.15 89.42 耕地-耕地-耕地 2 600.22 49.24 后期变化型 60.76 1.03 耕地-耕地-建设用地 40.45 66.57 前期变化型 546.65 9.26 耕地-建设用地-建设用地 245.69 44.94 反复变化型 12.29 0.21 建设用地-耕地-建设用地 6.11 49.72 持续变化型 5.03 0.09 耕地-林地-建设用地 1.76 34.99


本文编号:32834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2834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