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干预 ——基于规划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9-08 15: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对政府在城市土地利用中的导向、自身利益的考虑、相关政策的作用等都会对城市土地利用产生影响,进而造成了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如何保护和合理开发城市土地、引导城市土地利用向着高效的方向发展、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央和城市政府在我国城市土地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目前关于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研究的视角日益丰富,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也在不断的拓展和改进。但迄今为止,多集中在政府干预的手段、政府角色的定位与行为特征描述、政府干预失灵问题的分析上,缺乏系统的讨论政府干预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关于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研究视角与内容有很多,论文主要从规划管理的视角出发,研究政府干预在城市土地利用的结构和布局形成与演化中的行为作用。城市土地自然、社会和法律属性决定了城市土地市场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如城市土地总量有限而使供给相对缺乏弹性;位置固定性使城市土地市场是区域性垄断市场;地块个别性使土地交易中的信息非常重要;用途多样性使城市土地利用外部性广泛存在;土地的直接财富性...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1.2.2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1.2.3 城市管治的相关研究
1.2.4 简要评述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城市土地
1.3.2 城市土地利用
1.3.3 政府干预
1.3.4 政府有序干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土地经济学理论
2.1.1 城市地租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2.2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社会生态理论
2.2.3 城市经济学理论
2.3 城市土地利用合理规模理论
2.3.1 最小成本理论
2.3.2 集聚经济理论
2.4 政府干预理论
2.4.1 理论来源
2.4.2 政府管制理论
2.4.3 城市管治理论
2.4.4 规划理论
2.5 分析框架的建立
2.5.1 分析框架1:政府干预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2.5.2 分析框架2:政府干预的运作方式
第3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背景
3.1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3.1.1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基础——地租
3.1.2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方式——供求关系
3.1.3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市土地利用
3.2 市场失灵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3.2.1 市场本身的缺陷
3.2.2 公共用地的提供
3.2.3 城市土地公平分配
3.3 政府对城市土地的干预
3.3.1 政府干预的目的
3.3.2 政府干预的手段
3.3.3 影响政府干预的现实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方式
4.1 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干预方式——一般分析范式
4.1.1 以干预方式的作用路径进行划分的分析范式
4.1.2 以干预方式的层级特征进行划分的分析范式
4.2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制度环境
4.2.1 土地制度变迁
4.2.2 户籍管理制度松动
4.2.3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4.3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间接手段
4.3.1 通过经济手段干预城市土地市场
4.3.2 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城市土地市场
4.3.3 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城市土地利用
4.4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引导
4.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4.2 城市总体规划
4.4.3 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引导与调控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效应
5.1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取得的成就
5.1.1 市场化干预方式的运用促进了城市化快速发展
5.1.2 纵向规划干预规范了城市土地利用行为
5.1.3 横向政府经营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建设
5.2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2.1 现行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
5.2.2 现行规划手段的缺陷
5.2.3 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偏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有序干预的建立
6.1 实现前提:理顺政府管理体制
6.1.1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
6.1.2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6.1.3 科学划分财权
6.2 理念构建:从管制到管治
6.2.1 管制与管治的区别
6.2.2 政府主体转型
6.2.3 平衡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3 实现途径:构建协同规划管理体系
6.3.1 现行规划管理体系的梳理
6.3.2 城市一级协同规划管理体系的建立
6.4 保障措施:公众参与和法治
6.4.1 公众参与的改进
6.4.2 完善法律保障手段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7.1 政府主导与南京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
7.1.1 明城墙——城市用地范围的划定
7.1.2 《首都计划》——城市用地结构的形成
7.2 政府土地经营与南京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
7.2.1 政府土地经营的发展历程
7.2.2 土地供应的变化
7.2.3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
7.2.4 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的演变
7.2.5 河西新城的开发
7.3 规划引导与南京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
7.3.1 南京市城市发展战略
7.3.2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7.3.3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7.3.4 有序干预在新一轮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J]. 梁海音,高鹤文. 经济视角(下). 2010(08)
[2]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国城市空间扩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洪世键,张京祥.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3)
[3]明晰土地产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J]. 康静萍. 学习与探索. 2008(06)
[4]1990年代以来政府管制及政策因素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梁恺.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5)
[5]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J]. 毛蒋兴,闫小培,李志刚,周素红. 地理学报. 2008(03)
[6]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研究[J]. 陈茵茵. 中国土地科学. 2008(03)
[7]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协调机制研究[J]. 刘丽琴,刘文秀,李诚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05)
[8]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失灵及其法律救济[J]. 李璐. 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2007(07)
[9]财税体制对我国土地问题的影响[J]. 钟宁宁,朱可可.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S1)
[10]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 孟晓晨,赵星烁.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3)
博士论文
[1]政府行为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D]. 屠帆.浙江大学 2008
[2]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 周建军.同济大学 2008
[3]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权[D]. 董礼洁.上海交通大学 2008
[4]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D]. 容志.复旦大学 2008
[5]基于权力视野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研究[D]. 肖铭.华中科技大学 2008
[6]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 郭哲.湖南大学 2007
[7]土地市场视角下我国城市土地潜力研究[D]. 刘琼.南京农业大学 2007
[8]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D]. 唐丽萍.复旦大学 2007
[9]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杨万利.清华大学 2007
[10]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政府对城市土地的管制机制研究[D]. 玉明涛.广西大学 2008
[2]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土地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王皎.西南大学 2008
[3]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D]. 罗嗣云.重庆大学 2008
[4]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政府间宏观调控协调研究[D]. 詹卉.重庆工商大学 2007
[5]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干预研究[D]. 赵朋.扬州大学 2007
[6]论城市土地利用的法律规制[D]. 李璐.华侨大学 2006
[7]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间关系研究[D]. 崔桂芳.厦门大学 2006
[8]制度变迁中的城市土地经营研究[D]. 盛育运.浙江大学 2006
[9]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冯志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
[10]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演变的非线性研究[D]. 凌怡莹.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1001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1.2.2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
1.2.3 城市管治的相关研究
1.2.4 简要评述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1 城市土地
1.3.2 城市土地利用
1.3.3 政府干预
1.3.4 政府有序干预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点
1.5.2 可能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土地经济学理论
2.1.1 城市地租理论
2.1.2 马克思主义地租理论
2.2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
2.2.1 区位理论
2.2.2 社会生态理论
2.2.3 城市经济学理论
2.3 城市土地利用合理规模理论
2.3.1 最小成本理论
2.3.2 集聚经济理论
2.4 政府干预理论
2.4.1 理论来源
2.4.2 政府管制理论
2.4.3 城市管治理论
2.4.4 规划理论
2.5 分析框架的建立
2.5.1 分析框架1:政府干预对市场失灵的纠正
2.5.2 分析框架2:政府干预的运作方式
第3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背景
3.1 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
3.1.1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基础——地租
3.1.2 城市土地市场的运行方式——供求关系
3.1.3 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市土地利用
3.2 市场失灵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影响
3.2.1 市场本身的缺陷
3.2.2 公共用地的提供
3.2.3 城市土地公平分配
3.3 政府对城市土地的干预
3.3.1 政府干预的目的
3.3.2 政府干预的手段
3.3.3 影响政府干预的现实因素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方式
4.1 政府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干预方式——一般分析范式
4.1.1 以干预方式的作用路径进行划分的分析范式
4.1.2 以干预方式的层级特征进行划分的分析范式
4.2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制度环境
4.2.1 土地制度变迁
4.2.2 户籍管理制度松动
4.2.3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
4.3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间接手段
4.3.1 通过经济手段干预城市土地市场
4.3.2 通过行政手段干预城市土地市场
4.3.3 通过法律手段保障城市土地利用
4.4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的规划引导
4.4.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4.2 城市总体规划
4.4.3 规划对城市土地利用的引导与调控作用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效应
5.1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取得的成就
5.1.1 市场化干预方式的运用促进了城市化快速发展
5.1.2 纵向规划干预规范了城市土地利用行为
5.1.3 横向政府经营推动了城市土地利用建设
5.2 政府干预城市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5.2.1 现行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
5.2.2 现行规划手段的缺陷
5.2.3 规划编制与实施的偏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有序干预的建立
6.1 实现前提:理顺政府管理体制
6.1.1 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权责
6.1.2 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6.1.3 科学划分财权
6.2 理念构建:从管制到管治
6.2.1 管制与管治的区别
6.2.2 政府主体转型
6.2.3 平衡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的关系
6.3 实现途径:构建协同规划管理体系
6.3.1 现行规划管理体系的梳理
6.3.2 城市一级协同规划管理体系的建立
6.4 保障措施:公众参与和法治
6.4.1 公众参与的改进
6.4.2 完善法律保障手段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7.1 政府主导与南京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
7.1.1 明城墙——城市用地范围的划定
7.1.2 《首都计划》——城市用地结构的形成
7.2 政府土地经营与南京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
7.2.1 政府土地经营的发展历程
7.2.2 土地供应的变化
7.2.3 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
7.2.4 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模的演变
7.2.5 河西新城的开发
7.3 规划引导与南京城市土地利用格局的优化
7.3.1 南京市城市发展战略
7.3.2 《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2010年)》
7.3.3 《南京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7.3.4 有序干预在新一轮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实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启示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J]. 梁海音,高鹤文. 经济视角(下). 2010(08)
[2]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国城市空间扩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洪世键,张京祥.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3)
[3]明晰土地产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J]. 康静萍. 学习与探索. 2008(06)
[4]1990年代以来政府管制及政策因素对城市空间拓展的影响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梁恺.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5)
[5]深圳城市规划对土地利用的调控效能[J]. 毛蒋兴,闫小培,李志刚,周素红. 地理学报. 2008(03)
[6]土地资源配置中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研究[J]. 陈茵茵. 中国土地科学. 2008(03)
[7]城市规划与城市土地经营协调机制研究[J]. 刘丽琴,刘文秀,李诚固.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05)
[8]城市土地利用中政府干预的失灵及其法律救济[J]. 李璐. 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 2007(07)
[9]财税体制对我国土地问题的影响[J]. 钟宁宁,朱可可.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S1)
[10]中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J]. 孟晓晨,赵星烁. 中国土地科学. 2007(03)
博士论文
[1]政府行为和城市土地资源配置[D]. 屠帆.浙江大学 2008
[2]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职能研究[D]. 周建军.同济大学 2008
[3]地方政府土地管理权[D]. 董礼洁.上海交通大学 2008
[4]政策变迁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D]. 容志.复旦大学 2008
[5]基于权力视野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研究[D]. 肖铭.华中科技大学 2008
[6]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 郭哲.湖南大学 2007
[7]土地市场视角下我国城市土地潜力研究[D]. 刘琼.南京农业大学 2007
[8]我国地方政府竞争中的地方治理研究[D]. 唐丽萍.复旦大学 2007
[9]土地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 杨万利.清华大学 2007
[10]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变迁研究[D]. 周心琴.南京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政府对城市土地的管制机制研究[D]. 玉明涛.广西大学 2008
[2]土地利用规划对城市土地的调控作用研究[D]. 王皎.西南大学 2008
[3]我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D]. 罗嗣云.重庆大学 2008
[4]我国地方政府投资行为与政府间宏观调控协调研究[D]. 詹卉.重庆工商大学 2007
[5]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干预研究[D]. 赵朋.扬州大学 2007
[6]论城市土地利用的法律规制[D]. 李璐.华侨大学 2006
[7]我国城市土地利用中的政府间关系研究[D]. 崔桂芳.厦门大学 2006
[8]制度变迁中的城市土地经营研究[D]. 盛育运.浙江大学 2006
[9]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 冯志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6
[10]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及其演变的非线性研究[D]. 凌怡莹.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391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391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