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1 07:10
  经济增长问题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自“重商主义”以来,各时期的经济学家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力图找出能够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办法。然而,目前为止,任何经济学家或经济增长理论都无法完全解释影响经济增长的全部因素。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依旧是一个未解之谜。以斯密为代表人物的古典学派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就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政府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然而,在这样一个大力倡导经济自由的学派中,也特别明确地指出了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职责和义务,以确保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足可见公共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方面,公共产品作为一种基础型产品,时时刻刻影响着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交通运输、电力水利、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等等;另一方面,公共产品所具有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特点使得其在经济中发挥着比私人产品更加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就一件普通的私人产品而言,它对经济的影响常常只体现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一旦交易达成,该产品的经济效应往往也就随之消失了。但是,公共产品则不同。它不仅可以与私人产品发挥着同等的经济效应,还可...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15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为1978年到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行业年增加值的变化趋

趋势图,基础设施投资,国内生产总值,公共产品供给


‐3基础设施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趋势

支出法,教育支出,国内生产总值


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编制。表 4-2 和图 4-2、4-3 为通过支出法计算的教育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变化趋势。其中,ΔY 国内生产总值变动,ΔEDU 为教育支出量变动。1979 年到 2007 年间,我国教育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贡献是 4.15%,平均拉动经济增长 0.6% 。其中贡献最高的年份是 1991 年,贡献率为 8.71%,拉动作用最明显的是 1991 年,直接拉动当年 GDP1.39%;贡献最低的年份是 1987 年,贡献率为 1.09%,拉动作用最不显著的是 1987,仅拉动 GDP 增长 0.18%。总体来看,在这段期间内,我国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波动很大,但是还是具有明显的总体上升趋势。如果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来划分,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和拉动率在第一阶段分别为 3.08%和 0.48%,第二阶段为 5.35%和 0.66,第三阶段为 4.58%和 0.82,在平均贡献率呈现了波动性上升的同时,拉动率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总体来说,通过考察我国教育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及国内生产总值


本文编号:3448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448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8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