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宏观经济论文 >

省域城市建设用地驱动因素的空间面板分析

发布时间:2021-11-09 05:15
  为研究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素,文章利用2001-2012年全国31个省区的数据,根据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与二产产值、三产产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城市人口、路网密度及溢出效应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二产产值、城镇人口对于城市建设用地为正且显著,三产产值及固定资产投资的驱动作用为负,但不显著;路网密度的驱动作用为负,且显著。中国省域城市建设用地存在较大的外溢效应。提升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合理疏解城镇人口、建设省域城市建设用地协同机制,发展第三产业,提高路网密度,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文章来源】:华东经济管理. 2016,3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模型和数据说明
    (一)计量方法说明
    (二)构造空间加强矩阵
    (三)全域空间Moran I指数估算
    (四)局部空间Moran’s I计算
    (五)中国省域建成区面积的横向空间差异
三、空间面板计量模型
    (一)数据来源
    (二)基准模型与空间模型的构建
    (三)模型估计与检验
四、结论与讨论
    (一)二产产值增加将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
    (二)三产产值增加将导致城市建设用地的减小
    (三)固定资产投资对建成区面积的增加为负面影响
    (四)财政收入对建成区的影响不明显
    (五)城镇人口的增加将引致建成区面积的扩大
    (六)路网密度的加大有助于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七)中国省域建成区面积的扩展具有较大的外溢效应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脱钩情景的中国建设用地总量管控目标分析[J]. 刘琼,佴伶俐,欧名豪,盛业旭.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2]城市土地扩张与经济发展的Kuznets曲线效应分析——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J]. 盛业旭,刘琼,欧名豪,佴伶俐.  资源科学. 2014(02)
[3]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变化路径识别[J]. 黄砺,王佑辉,吴艳.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9)
[4]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结构优化SD-MOP整合模型研究[J]. 傅鸿源,陈煜红.  土木工程学报. 2011(04)
[5]中国1981年-2007年经济增长与城市建设用地关系分析[J]. 赵可,张安录,马爱慧,苏向学.  资源科学. 2010(12)
[6]基于对应分析的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 邓胜华,梅昀,陈曲,黎孔清,张信者.  资源科学. 2010(09)
[7]人力资本对我国区域创新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研究[J]. 钱晓烨,迟巍,黎波.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04)
[8]珠海市建设用地变化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J]. 吴大放,刘艳艳,董玉祥,关欣,陈梅英,王朝晖,李升发.  经济地理. 2010(02)
[9]农地城市流转驱动机制的时空尺度效应分析[J]. 闵捷,张安录,吴中元,蔡为民.  自然资源学报. 2008(05)
[10]略论耕地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的适用性[J]. 胡建民,石忆邵.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04)



本文编号:3484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484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c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