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一级市场隐性交易成本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6 21:02
我国住房一级市场的信息不完备程度较严重,家庭进行住房调整的隐性交易成本偏高,削弱了家庭住房消费能力。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无人对住房隐性交易成本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论文以北京市为例,对住房一级市场隐性交易成本进行理论和实证探析,弥补国内该领域系统研究的不足。理论研究方面,论文对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概念范畴、构成类型与阻滞效应进行分析,重点探讨家庭住房搜寻行为与搜寻成本、社区邻里环境与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分析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理论框架。实证研究方面,论文对北京市住房一级市场家庭购房行为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研究数据,对以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1)信息渠道与家庭住房搜寻行为:统计分析购房家庭信息获取渠道及其特征、网络搜房频率与作用,构建识别网络信息影响家庭住房搜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比较原有房家庭和租房家庭网络搜房的效用差异。(2)家庭住房搜寻成本:构建表征家庭住房搜寻成本特征参数的Hedonic模型,采用最大似然估计(ML)方法,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搜寻成本特征参数的估算,计算购房家庭的住房搜寻成本。(3)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构建多元Logit和Probit居住满意度模型...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结构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住房一级市场隐性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2.1 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界定
2.1.1 概念范畴
2.1.2 构成类型
2.2 家庭住房搜寻行为与搜寻成本
2.2.1 住房搜寻行为数理分析
2.2.2 住房搜寻最优停止准则
2.2.3 住房搜寻成本理论模型
2.3 社区邻里理论与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2.3.1 社区邻里理论发展
2.3.2 社区邻里价值效用
2.3.3 社区邻里与搬迁附着成本
2.3.4 图解搬迁附着成本影响性
2.4 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阻滞效应
2.4.1 隐性交易成本与家庭消费效用
2.4.2 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阻滞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家庭住房搜寻行为与搜寻成本实证研究
3.1 家庭住房信息搜寻行为调研
3.1.1 住房信息获取渠道及特征
3.1.2 网络在住房搜寻中的使用
3.2 网络信息对住房搜寻的影响效应
3.2.1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3.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检验
3.2.3 SEM 模型构建与调整
3.2.4 网络搜房效应拟合分析
3.3 北京住房一级市场家庭住房搜寻成本
3.3.1 实证模型与测算方法
3.3.2 变量指标选择与统计
3.3.3 Hedonic 模型试算与改进
3.3.4 家庭住房搜寻成本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区邻里环境与住房搬迁附着成本实证研究
4.1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4.1.1 研究思路介绍
4.1.2 研究模型选择
4.2 Logit 和 probit 居住满意度模型构建与改进
4.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指标统计
4.2.3 变量显著性检验与模型改进
4.3 北京市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4.3.1 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4.3.2 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低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经纪服务模式探讨
5.1 房地产经纪相关概念
5.2 经纪服务对住房搜寻的影响
5.2.1 有经纪服务的卖方搜寻强度
5.2.2 有经纪服务的买方搜寻强度
5.2.3 经纪人的搜寻强度
5.3 住房经纪服务佣金制度效率比较
5.3.1 基本模型及说明
5.3.2 比率佣金的经纪服务效率
5.3.3 固定量佣金的经纪服务效率
5.3.4 交付制度的经纪服务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理论分析结论
6.1.2 实证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主要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性与后续研究计划
6.4.1 研究局限性
6.4.2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北京住房一级市场消费者购房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B 1082 名受调查者住房信息搜寻行为统计分析
附录 C Hedonic 模型估计对数似然函数推导
附录 D Matlab 主要程序代码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住房市场广告的信号传递[J]. 林荫,张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2]美国混合居住政策及其效应的研究述评——兼论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规划建设的启示[J]. 孙斌栋,刘学良.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1)
[3]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房市场交易信息成本[J]. 张晓光,张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3)
[4]信息搜寻、经纪服务与市场效率——来自住房市场的微观证据和宏观意义[J]. 郑思齐.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5)
[5]房地产市场效率论[J]. 胡俊超. 上海经济研究. 2006(12)
[6]Buyer Search and the Role of Broker in an Emerging Housing Market: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J]. 郑思齐,刘洪玉,Rebecca Lee.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06)
[7]房地产市场有效性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 郑思齐,刘洪玉. 商业研究. 2006(07)
[8]房价何以与购买力脱节——房地产业的交易成本问题研究[J]. 许妮娅. 当代经济. 2004(05)
[9]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 马思新,李昂.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9)
[10]信息不对称与房地产市场效率[J]. 李建华,郭晓玲. 经济与管理. 2003(02)
博士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房地产价值关系研究[D]. 郑捷奋.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信息不完全住房市场的交易信息成本研究[D]. 张晓光.清华大学 2008
[2]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业政府规制[D]. 周莉.南京财经大学 2007
[3]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研究[D]. 李博.武汉大学 2005
[4]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的邻里环境塑造[D]. 王卫东.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8814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结构
1.4.3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住房一级市场隐性交易成本理论分析
2.1 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界定
2.1.1 概念范畴
2.1.2 构成类型
2.2 家庭住房搜寻行为与搜寻成本
2.2.1 住房搜寻行为数理分析
2.2.2 住房搜寻最优停止准则
2.2.3 住房搜寻成本理论模型
2.3 社区邻里理论与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2.3.1 社区邻里理论发展
2.3.2 社区邻里价值效用
2.3.3 社区邻里与搬迁附着成本
2.3.4 图解搬迁附着成本影响性
2.4 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阻滞效应
2.4.1 隐性交易成本与家庭消费效用
2.4.2 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阻滞效应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家庭住房搜寻行为与搜寻成本实证研究
3.1 家庭住房信息搜寻行为调研
3.1.1 住房信息获取渠道及特征
3.1.2 网络在住房搜寻中的使用
3.2 网络信息对住房搜寻的影响效应
3.2.1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3.2.2 变量选择与数据检验
3.2.3 SEM 模型构建与调整
3.2.4 网络搜房效应拟合分析
3.3 北京住房一级市场家庭住房搜寻成本
3.3.1 实证模型与测算方法
3.3.2 变量指标选择与统计
3.3.3 Hedonic 模型试算与改进
3.3.4 家庭住房搜寻成本计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社区邻里环境与住房搬迁附着成本实证研究
4.1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4.1.1 研究思路介绍
4.1.2 研究模型选择
4.2 Logit 和 probit 居住满意度模型构建与改进
4.2.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2.2 数据来源与变量指标统计
4.2.3 变量显著性检验与模型改进
4.3 北京市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4.3.1 不同类型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4.3.2 不同收入家庭住房搬迁附着成本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降低住房隐性交易成本的经纪服务模式探讨
5.1 房地产经纪相关概念
5.2 经纪服务对住房搜寻的影响
5.2.1 有经纪服务的卖方搜寻强度
5.2.2 有经纪服务的买方搜寻强度
5.2.3 经纪人的搜寻强度
5.3 住房经纪服务佣金制度效率比较
5.3.1 基本模型及说明
5.3.2 比率佣金的经纪服务效率
5.3.3 固定量佣金的经纪服务效率
5.3.4 交付制度的经纪服务效率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理论分析结论
6.1.2 实证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3 主要创新点
6.4 研究局限性与后续研究计划
6.4.1 研究局限性
6.4.2 后续研究计划
参考文献
附录 A 北京住房一级市场消费者购房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 B 1082 名受调查者住房信息搜寻行为统计分析
附录 C Hedonic 模型估计对数似然函数推导
附录 D Matlab 主要程序代码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住房市场广告的信号传递[J]. 林荫,张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2]美国混合居住政策及其效应的研究述评——兼论对我国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规划建设的启示[J]. 孙斌栋,刘学良.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1)
[3]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房市场交易信息成本[J]. 张晓光,张红.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3)
[4]信息搜寻、经纪服务与市场效率——来自住房市场的微观证据和宏观意义[J]. 郑思齐. 经济体制改革. 2007(05)
[5]房地产市场效率论[J]. 胡俊超. 上海经济研究. 2006(12)
[6]Buyer Search and the Role of Broker in an Emerging Housing Market:A Case Study of Guangzhou[J]. 郑思齐,刘洪玉,Rebecca Lee.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06)
[7]房地产市场有效性研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J]. 郑思齐,刘洪玉. 商业研究. 2006(07)
[8]房价何以与购买力脱节——房地产业的交易成本问题研究[J]. 许妮娅. 当代经济. 2004(05)
[9]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住宅价格影响因素分析[J]. 马思新,李昂. 土木工程学报. 2003(09)
[10]信息不对称与房地产市场效率[J]. 李建华,郭晓玲. 经济与管理. 2003(02)
博士论文
[1]城市轨道交通与周边房地产价值关系研究[D]. 郑捷奋.清华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信息不完全住房市场的交易信息成本研究[D]. 张晓光.清华大学 2008
[2]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房地产业政府规制[D]. 周莉.南京财经大学 2007
[3]房地产市场信息不对称研究[D]. 李博.武汉大学 2005
[4]论促进城市社区空间的邻里环境塑造[D]. 王卫东.武汉理工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88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538814.html